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已知图中A、B、C、D、E、F、G、H是八种固体,A是含有四种元素的盐,C是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D、H是黑色固体单质,F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氧化物.试推断:

(1)写出A的俗名
 
,C的化学式
 
,F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写出②、⑤、⑥的化学方程式②
 
,⑤
 
,⑥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A是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受热能分解生成三种物质,故A可能是碳酸氢钠;生成的甲能通电生成戊和丁,故甲是水,生成的戊和丁是氢气和氧气;G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生成丁和E,故丁是氧气,戊是氢气,G可能是氯酸钾,E是氯化钾;C是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故C是氯化钠,B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乙,故B是碳酸钠,乙是二氧化碳;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氧化物,故丙是一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单质,能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D是碳;F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F是氧化铁,H是铁,据此解答.
解答:解:A是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受热能分解生成三种物质,故A可能是碳酸氢钠;生成的甲能通电生成戊和丁,故甲是水,生成的戊和丁是氢气和氧气;G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生成丁和E,故丁是氧气,戊是氢气,G可能是氯酸钾,E是氯化钾;C是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故C是氯化钠,B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乙,故B是碳酸钠,乙是二氧化碳;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氧化物,故丙是一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单质,能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D是碳;F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F是氧化铁,H是铁,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C是氯化钠,F是氧化铁,故填:小苏打,NaCl,Fe2O3
(2)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3)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填:2KClO3
MnO2
.
2KCl+3O2↑;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点评: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依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对以下方案及现象做出合理补充或解释.
(1)用一种试剂分别与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作用,就能把它们直接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2)某同学欲用Na2CO3和KOH在溶液中进行反应制取NaOH,无法达到目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
 
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
 
(填“正确”或“不正确”)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2)乙同学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2[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图2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对“酸、碱、盐”有了一定的认识:
(1)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常见的碱都有很多相似的化学的性质,因为在它们的水溶液里都有相同的粒子
 
(填符号).
(2)工业上常选用氢氧化钙来中和酸性污水的原因是
 
(任答一条即可);炉具清洁剂中常含有氢氧化钠以清除油污,此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均需要密闭保存,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密闭保存的原因
 

(4)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化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若A是B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和Na2CO3,你的理由是
 

(5)氢氧化钠能与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请举出利用此原理服务于生活、生产的一个整例
 

(6)取20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为9.85g,计算该样品中所含杂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其相应的字母填空.
A.甲烷  B.干冰  C.硝酸钾   D.不锈钢  E.小苏打   F.聚乙烯塑料
(1)用作食品包装袋的是
 

(2)一种金属材料
 

(3)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治疗胃酸过多
 

(5)用作复合肥是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盐城濒临黄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
(1)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将粗盐进行提纯的实验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海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步骤Ⅰ和步骤Ⅱ都涉及到的实验操作是
 

③步骤Ⅳ加热蒸发时,待
 
时停止加热.
④为了除去溶液A中的可溶性杂质,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的试剂是Na2C03、NaOH、BaCl2,写出步骤Ⅲ中加入适量盐酸时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步骤Ⅱ中加入过量的试剂顺序不当,将导致得不到纯净的NaCl,下列加入试剂顺序不当的是
 

A.Na2C03、NaOH、BaCl2
B.BaCl2、NaOH、Na2C03
C.NaOH、BaCl2、Na2C03
D.Na2C03、BaCl2、NaOH    
E.BaCl2、Na2C03、NaOH
(2)某实验小组利用上面提纯的氯化钠,配置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
①他应称取氯化钠质量是
 
g,量水时选用量筒的量程最好是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②称量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左,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增加砝码        B.减少药品      C.减少砝码   D.增加药品
③实验中实际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6%,造成的可能原因有
 
 
;(不少于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式或微粒符号填空:
①2个氢原子
 
,②硝酸铵中的阳离子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④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⑤最简单的有机物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铁锅是厨房中常用的炊具,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①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
 
性;
②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
 

③请你说出一个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以下是某同学对所学化合物进行的分类、归纳
A:CaO、CO2、H2O                       B:HCl、H2SO4、NH4HCO3
C:NaOH、Cu(OH)2、Mg(OH)2           D:KMnO4、Na2CO3、NaHCO3
在分类所列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A、C组所属的类别分别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问题:
(1)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请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自热米饭的营养成分
营养素每份含量
蛋白质29.6g
油脂23.5g
糖类104.7g
814mg
130mg
①自热米饭的包装材料是符合卫生标准的铝箔.铝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②自热米饭的营养表中提供了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
 
类营养素,吃完米饭后,应适当补充
 
,来调节新陈代谢.
(2)蔬菜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
 
测定土壤的酸碱度.蔬菜生长离不开化肥,常用的化肥有K2SO4、NH4NO3、Ca(H2PO42等,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从外观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