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能源、环境、材料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①电解水实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实验时若正极产生6ml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12ml,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②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图1是常用自制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请介绍一种你的节水方法使用节水龙头(合理均可).
(2)图2A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C、D分别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题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钠原子的质子数是11,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②图B、C、D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D(填序号).
③图C和D所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l.

分析 (1)根据电解水生成的气体是“负氢正氧”,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解答;
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以及常用的节水方法进行解答;
(2)依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以及根据给出的机结构示意图可判断元素的类别,金属元素通常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非金属元素通常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①电解水生成的气体是“负氢正氧”,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电解水试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试验时若正极产生6ml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12ml,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填: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12;氢元素与氧元素; 
②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如图所示是常用自制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常用的节水方法有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使用节水龙头等;故填:煮沸;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使用节水龙头;
煮沸,吸附色素和异味;  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2):①据图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②金属元素通常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通常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属于金属元素;
③C为氯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D为钾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根据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形成的化合物为KCl,
故答案为:故填:①11;  22.99; ②D;  ③KCl.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电解、水的净化原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只要记住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电解水的结论就能灵活解决这类问题了;本题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以及有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请回答问题并计算:
(1)实验加热前持续通入干燥的CO一段时间,其作用是排尽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8克.
(3)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反思:如果氢氧化钙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甲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的质最变化测定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氢氧化钙增重的质量因一氧化碳的生成和气体带走的水蒸气而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铁和锌,待反应停止后(不考虑反应中水的挥发,不考虑空气成分参加反应),请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天平仍保持平衡,则烧杯中的铁一定有剩余
B.若天平失去平衡,则天平指针一定偏向放锌的一边
C.放铁的一边烧杯中产生的氢气一定比放锌的一边产生的氢气多
D.若天平仍保持平衡,则两烧杯中的稀硫酸一定反应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OB.CO2→CaCO3C.CO→CO2D.C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2个氧原子2O;  2个氢原子2H;3个钾原子3K;镁元素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根据如图所示的“铁生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取一块废旧的铁丝,将其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浸泡片刻.放入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3mL-4mL浓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另一端塞入红色的水中,几分钟后,观察现象.
现象:铁(丝)有银白色变为红棕色;插入烧杯中的导管内有红色水柱上升一小段;
结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0(写一种即可)涂油或喷漆或保持表面干燥
用稀盐酸浸泡的目的:除铁锈;
向锥形瓶中加入浓食盐水目的:提供水分;加快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C3H6O3),使肌肉酸痛.乳酸与吸入的O2反应生成CO2和H2O,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3H6O3+O2═3CO2+3H2O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3CO2+3H2OD.2C3H6O3+5O2═6C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是铁制品在使用和保存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
A.避免铁制品长期接触潮湿空气
B.用铁制容器盛装食醋
C.应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D.为防止机床生锈,在机床表面上涂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燃着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用硫酸铜溶液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