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杂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O2(CO)点燃
B.CO(CO2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CaO(CaCO3高温煅烧
D.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水      干冰    H2OB.氢氧化钙  消石灰   Ca(OH)2
C.氧化钙  熟石灰  CaOD.煤气   一氧化碳  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蒸汽)$\frac{\underline{\;高温\;}}{\;}$CO+H2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是红色褪去.
(3)分析图2,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02,燃烧能生成C0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镁条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不相等,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一定守恒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公司生产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NaCl一种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26.5克,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氯原子2Cl;  (2)2个氮气分子2N2
(3)2个亚铁离子2Fe2+;  (4)2个二氧化硫分子2SO2
(5)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C中有2种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它们是BC(选用A、B、C填写).
(3)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所以它们都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化合物氯化钠是由离子(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2)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刻伸入瓶内,塞紧橡皮塞;
(4)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中红磷足量的目的是使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完;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发出黄白色火焰.
②步骤(4)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的现象是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最终进入的水约是$\frac{1}{5}$.
③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的水小于$\frac{1}{5}$,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任写两点)
④不改变实验条件情况下,红磷不能(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
⑤由本实验可以推测出氮气具有的性质是:氮气难溶于水.(任写一点)
⑥假若成年人一天吸进体内的氧气大约是8L,则成年人一天需要吸入体内约38L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A、B、C三种固体都不含结晶水,如图是其溶解度曲线示意图,试回答:
①10℃时,B物质的溶解度>A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②将40℃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同,均为40g.
③70℃时,将A物质充分溶解于50g水中,可得到A物质的饱和溶液90g.
④60℃时,A、B两种物质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溶液,那么这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值为33.33%或$\frac{1}{3}$.
⑤若30gB物质中有少量的杂质C物质,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得到纯净的B物质,实验中控制的实验温度最好:略超过60℃,用到的水量最好:略超过6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