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合的是
A. 洗涤剂清除油污一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一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C. 铝制成铝箔一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盐酸除铁锈一盐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和收集一瓶CO2,已知CO2不与NaHCO3反应,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 选择A、C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D.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A、D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观察到_______时,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所加的液体必须至____。
(3)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为______;如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端(填字母“心”或“d")通入。
(4)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Mg条能够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__(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铁架台 ③坩埚钳 ④砂纸 ⑤试管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
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I.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O2+2CO2=2K2CO3+2I2 乙:4KI+O2+2H2O=4KOH+2I2
II.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II.K2CO3与稀疏酸的反应与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类似。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小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因为有可能是反应乙生成的KOH继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实验2]按图①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2)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实验3]按图②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化学小组图①图②据此改进实验,很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3)简述化学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来区分硬软水。
(2)自来水厂常用活性炭来净水,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 作用。
(3)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 。
(4)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将_________沿烧杯壁缓缓地注入盛有________的烧杯中。
(5)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下列厨房里的调味剂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味精 B. 花生油 C. 蔗糖 D. 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诗句“墙角数枝梅,冷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其中“为有暗香来”从微观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_______。
(2)从微观知宏观。
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已知:“·”代表碳原子,“º”代表氧原子),请回答:
① 过程1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下列有关过程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分子种类改变
b.分子间隔改变
c.物理变化
d.分子个数未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宜春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首届进口博览会的吉样物“进宝”为手持的四叶草的“国宝”大熊猫,代表幸运幸福。化学物质世界也迎来了一只手持四叶草的“进宝”物质X,如图所示。四叶草的叶子由A、B、C、D四种物质构成,且相邻两叶片之间会发生反应;其中C、D是黑色固体,B、C为单质,A、D为氧化物。
(1)物质C为_____;物质B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A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
(3)手持四叶草的“进宝”物质X需满足:A、B、C、D分别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为X,则物质X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B. 图书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