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气密性的检查 B. 浓硫酸的稀释

C. 二氧化碳的验满 D. 液体的量取

D 【解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3章综合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鉴别物质
 

实验方法
 

A. 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B. 镁和锌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活性炭和氧化铜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解析】 A、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会生成氧气而出现气泡,蒸馏水中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A正确; B、锌和镁加入稀盐酸中都会出现气泡,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燃着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空气中现象不变,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投入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红棕色会褪去,氧化铜不具有该性质,可以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上册第1-3章综合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日本曾向美国借了331公斤武器级钚,至今赖着不还,钚除用于核电外,还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现在日本已是世界第六大钚贮存国,钚元素的要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钚是非金属元素 B. 钚是稀有气体元素

C. 钚是金属元素 D.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

C 【解析】 试题A、由钚的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由钚的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钚的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为:金属元素,故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可知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单位是1,不写出来,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单元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实验室中取用块状固体常用的仪器是________.

某同学在使用烧杯给物质加热,试验后发现烧杯炸裂.请列举两条造成烧杯炸裂的原因________.

镊子;烧杯外壁有水,加热前未擦干;加热时未垫石棉网等. 【解析】 (1)实验室中取用块状固体常用的仪器是镊子; (2)给烧杯中的固体加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烧杯外壁不能有水,否则烧杯受热不均匀,容易造成破裂;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否则烧杯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容易使烧杯受热不均匀,造成烧杯炸裂;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使烧杯均匀受热,否则容易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单元检测题 题型:多选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

B. 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试管水,振荡后倒掉

C. 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

D. 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

AD 【解析】 A、取用固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为了节约药品,一般只取盖满试管底部,故A说法错误;B、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1/2试管水,振荡后倒掉,若不干净可以用试管刷,故B说法正确;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为了节约药品,液体一般只取1mL~2mL,故C说法正确;D、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两查:检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检查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2/3,不能少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的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B. 利用化学可以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C. 利用化学可以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对人类只有益处而无害处

D. 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以丰富人类的物质生活

C 【解析】 A、开发新能源可缓解目前的面临的能源危机,开发新材料可解决人们对不同物质的需要,从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选项正确;B、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可增加粮食产量,从而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选项正确;C、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化学也不例外,利用化学可以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选项错误;D、利用化学可以合成新物质,使人类的衣、食、住、行更先进、更合理,选项正确。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 滚动检测卷(二) 题型:计算题

我市庐江县盛产石灰石。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明取石灰石样品,加到足量的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假定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石灰石样品

的质量

烧杯和稀盐酸

的总质量

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各物质的总质量

12 g

140 g

147.6 g

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________

4.4 g83.3% 【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g+140g-147.6g=4.4g; (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 滚动检测卷(二)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面实验内容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Mg+O2MgO

B. 铝片放入稀硫酸中:Al+H2SO4AlSO4+H2↑

C.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2NaOH+BaCl2Ba(OH)2↓+2NaCl

D. 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NaCl+AgNO3AgCl↓+NaNO3

D 【解析】 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 2MgO,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Al+3H2SO4═Al2(SO4)3+3H2↑,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1-3章综合评估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科学家除去空气中的O2与CO2得N2样品,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等体积的样品质量(m1)与纯N2质量(m2),重复多次,结果均为m1>m2,样品中含哪种气体可解释该结果( )

A. 氖 B. 氩 C. 甲烷 D. 水蒸气

AB 【解析】 试题因为空气中除了含有氮气、氧气之外,还含有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除去空气中的O2与CO2得N2样品还含有稀有气体(氦氖氩等),故比纯N2质量大;答案: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