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为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由此不能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A.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
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D.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分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铝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3,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信息,无法确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O2(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自来水厂供给,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水中悬浮物,使之沉降下来.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类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收集气体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OH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向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是常见实验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仪器CF (填序号),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用CO还原铁矿石;加热前应Ⅱ(填Ⅰ或Ⅱ)Ⅰ.加热Ⅱ.通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然后用酒精灯预热、再对准固体加热;尾气应用气球收集或点燃,目的是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
A.
        煅烧石灰石
B.
在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
     稀释NaCl溶液
D.
稀H2SO4滴入BaCl2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4种元素.
(2)图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BCE(填字母序号).
(3)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Cl-(写出该离子的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开始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B(选填“A”或“B”);
A.先加热,再通氢气      B.先通氢气,再加热
(2)实验结束后,同学甲发现试管中出现的红色物质又变回黑色,其可能原因是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氢气,再停止加热;
(3)同学乙称取了20克氧化铜粉末放入大试管中,在正确操作的基础上,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冷却后的物质是黑色和红色物质的混合物,称得质量为16.8克.则还有多少克氧化铜没有反应?(要求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1所示,有人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该制氧装置由2个饮料瓶、2根软管和药剂构成,整套装置成本不到3块钱.药剂包括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和二氧化锰.制氧时,先在两个饮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B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

(1)为了顺利地导出甲瓶中产生的氧气,A软管在甲瓶中应不伸入液面.(选填“不伸入液面”或“伸入液面”)
(2)药剂加入水中后会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2Na2CO3•3H2O2═2Na2CO3+3H2O2;2H2O2═2H2O+O2
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分解反应.
(3)小红完成下列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研究方案】先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物质减轻的质量即为产生氧气的质量,从而求出氯酸钾的质量.(学习小组同学事先查阅资料获知,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加热}$2KCl+3O2↑),(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且在水中难溶.)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
请你完成下表:(写出具体计算步骤)
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克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克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4.812.2576.56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发现农民向养鱼池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实验室可否改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1)依据上述材料,小明提出猜想Ⅰ:实验室可用加热过氧化钙的方法制取氧气.
为检验猜想Ⅰ是否成立,小明选用了上图装置中A作为实验装置,不久,导管就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满一瓶气体后,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又提出猜想Ⅱ:实验室可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为检验猜想Ⅱ是否成立,小明选用了上图中的C装置,在检验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3)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请你分析:
①小明的猜想是否成立?A
A.仅猜想Ⅰ成立B.猜想Ⅰ和猜想Ⅱ都成立
C.仅猜想Ⅱ成立           D.猜想Ⅰ和猜想Ⅱ都不成立
②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过氧化钙在水中持续、缓慢放出氧气.
③小明希望对猜想Ⅱ的实验进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你的合理建议是加入催化剂(或加热).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