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实验室用316g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当气体不再产生为止,计算生成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是1.3g/L)

分析 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高锰酸钾的质量求出氧气的质量,然后再依据氧气的密度计算氧气的体积.

解答 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16                                     32
  316g                                     x
      $\frac{316}{316g}$=$\frac{32}{x}$
      x=32g
所以生成氧气的体积是$\frac{32g}{1.3g/L}$=24.6L.
故答案为:生成氧气的体积是24.6L.

点评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首先必须读懂题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进行.注意的要点有:正确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准确的计算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方程式中任意两种物质之间都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解题的过程要规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晶是一种氧化物B.SiO2中含有氧气分子
C.SiO2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D.SiO2的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震荡后,不能立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①空气  ②人体呼出气体  ③氧气  ④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1)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CO2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CO2增多的原因是AB (填序号).
A、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大面积砍伐森林
C、大量煅烧石灰石               D、核能的开发和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酒精灯使用完必须用灯帽盖灭,灭火的原理是隔绝氧气.篝火晚会结束时,必须将火熄灭,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洒水或盖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与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AlNO3B.Fe(NO33C.Al2O3D.Al(NO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用化学符号表示:
(1)钠元素Na     
(2)三个磷原子3P
(3)两个氧分子2O2
(4)2个钠离子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1)以下是几种碳的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金刚石的是A

(2)碳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点燃时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都是二氧化碳,高温时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的主要作用是导热.
(2)通过实验2,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②④⑤⑥.(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加热的作用     
②实验1要有通风设备
③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铁丝
④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⑤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