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_______再_______,目的是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仪器①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因是______。
(4)如图F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面的空气对测量生成CO2的体积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5)图G和图B都可用作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G装置与B装置比较,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_______(填序号)。
【答案】长颈漏斗 A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移除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反应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C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防止二氧化碳与水接触 无 能够通过开关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更为方便 A E
【解析】
(1).编号①的仪器是长颈漏斗;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装置A;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反应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3).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使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液封的原因是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层植物油,以防止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不会溶解在水中,故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5). 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能够通过开关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更为方便;
(6). 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 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现象: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 |
(反思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
③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______。
(拓展应用)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下列关于这个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A金属镁着火能用泡沫灭火器扑救
B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其它物质燃烧,却可以支持镁的燃烧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理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则下列推理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和
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B. 点燃与
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
与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D.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则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剧烈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反应中你得到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泉是个缺水的城市,青少年学生必须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1)净水时,通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常用________做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小花同学设计了电解水简易装置,其中A、B电极由金属曲别针制成。通电后的现象如图所示。与A电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坐标图像能将变化过程中的某些量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 MnO2 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B.C 还原一定质量的 CuO,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烟酸也称作维生素B3,化学式为C6H5NO2,可预防出生缺陷。根据烟酸的化学式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常见食物烟酸含量(每100克含量) | |
食物 | 烟酸含量(毫克) |
猪肉 | 3.5 |
猪肝 | 15.0 |
牛肉 | 5.6 |
鸡蛋 | 0.2 |
牛奶 | 0.1 |
大白菜 | 0.6 |
玉米面 | 2.3 |
马铃薯 | 1.1 |
绿茶 | 8.0 |
注:本表引自《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 |
(1)烟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烟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__;
(3)烟酸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___;
(4)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到0.1%)
(5)医生建议某孕妇每天需摄入烟酸15毫克。若通过食用猪肝补充烟酸,她每天需吃猪肝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分子_____;氩气_____;两个镁离子_____;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指出下列式子中“2”的含义:
2H_____;O2-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