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请用化学知识回答生活中的问题:
(1)早餐食物中有花卷、牛奶、鸡蛋和苹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牛奶,鸡蛋;
(2)陶瓷餐盘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可用盐酸除去:6HCl+Fe2O3=2FeCl3+3H2O;
(4)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洗涤剂洗净,其原理洗涤剂可以将油污乳化.

分析 (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金属氧化物会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4)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解答 解:(1)牛奶和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花卷中富含糖类,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牛奶,鸡蛋;
(2)已知硅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硅酸钙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2)+x+(-2)×3=0,则x=+4.
故填:+4
(3)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故答案为:6HCl+Fe2O3=2FeCl3+3H2O,
(4)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净,其原理是洗涤剂可以将油污乳化.故填:洗涤剂可以将油污乳化.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全部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部分变质
该溶液变质的原因: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氯化钙、氯化钠等盐溶液显中性,碳酸钠等盐溶液显碱性.
【实验验证】甲、乙两学习小组的同学找来了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及所需的仪器,进行实验验证.
(1)甲小组的同学所进行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取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假设一不正确
 ②在 ①的溶液中再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假设二不正确
假设三正确
(2)乙小组的同学另取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少量于试管中,逐滴滴入足量的稀盐酸;若假设一成立,则无气泡产生.若假设二成立,则立即产生气泡.若假设三成立,则现象为开始时没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两组同学通过实验,都得出了假设三成立的结论.
【交流反思】甲组同学在实验步骤 ①中所加氯化钙溶液过量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实验步骤①中否(填:能或否)用澄清石灰水代替氯化钙溶液.
【拓展探究】
某同学决定将该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除去,使它变成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设计的反应原理为Ca(OH)2+Na2CO3═CaCO3↓+2NaOH(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然后经过过滤实验操作得到了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同学提醒不要再忘记盖瓶盖了,但发现瓶盖有玻璃塞(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和橡胶塞两种,你认为应当盖橡胶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图Ⅰ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常温下,盛水烧杯内的两试管中分别盛有甲、乙的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固体存在,如图Ⅱ所示.

(1)请你写出图Ⅰ中R点的一条含义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小于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饱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此时乙所处的温度是t1.(填“t1”或“t2”)
(4)在图Ⅱ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甲固体减少,乙固体增多.请你对此现象作出解释: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减小.
(5)小娜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d中的溶质质量可能大于溶液e中的溶质质量
D.溶液d和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且A与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若A是铁的氧化物,且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是一种红色金属,反应②是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则反应②的名称是光合作用;G溶液中阳离子的符号Fe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若A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常用作调味品,A、C物质类别相同,F是气体,F与C常温下可以反应,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C的俗名是火碱、烧碱或苛性钠;F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花圃花卉叶色萎黄矮小而且有倒伏现象,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应用的是(  )
A.NH4NO3B.KClC.KNO3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BE(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4)为了除去CO2中HCl、水蒸气等杂质得到纯净、干燥的CO2,装置(如图F)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表示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实现或虚线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向另一种物质转化.已知A、C为黑色粉末,B为单质,A与D的反应早在西汉时期书籍中就有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F与G的反应时大自然应用太阳能最成功的范例,A、B、G三种物质可发生反应,生成物的主要成分是红棕色的E.请完成下列内容:
(1)B的化学式为O2;G的化学式为H2O;F的用途灭火(写一点).
(2)“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表示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H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3)上述物质中没有出现的物质类别是碱(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组成化合物A和C的元素种类相同,且常温下都为液体,B物质能供给呼吸,D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E的化学式为Ca(OH)2
(2)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E反应生成F,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3)六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中,一定不可能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富硒大米中的“硒”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