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纳米小人的英语是Nanoputian,这是James M Tour 教授发明的一个合成词。Nanoputian 是一些拟人的有机分子,它们都是通过分子电子学研究中常用的有机结构单元组合起来的, 但又同时充满了创意。如图为某纳米小人(C39H42O2)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C39H42O2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个分子中含有 1 个氧分子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1 个分子中含有 83 个原子
D.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3:14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等质量的镁、铁分别加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为专题,对酸的五种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总结及应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酸的化学性质①一一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2)酸的化学性质②,图中M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黄金是一种常见饰品,现实生活中,少数商贩用黄铜冒充黄金出售,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加以鉴别。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成分,将60g稀HCl分三次加入到盛有10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该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物质质量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 20 | 20 | 20 |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 8.7 | 7.4 | 6.4 |
(3)酸的化学性质③一一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盐酸可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除锈等。
(4)酸的化学性质④一一酸碱中和反应。
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重点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小宇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纷纷对实验烧杯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实验的烧杯中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 :溶质中只有Na2SO4
猜想二:溶质中可能是Na2SO4和NaOH
猜想三:溶质中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Na2SO4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宇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不变红色 |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不正确 |
方案二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滴加B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猜想三正确 |
方案三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 | _________ | 猜想三正确 |
[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宇上述的方案讨论后认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学科渗透]如图所示,小宇同学在进行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将电极两端插入稀H2SO4溶液中,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然后逐滴向稀H2SO4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请推测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酸的化学性质⑤一一酸与盐的反应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来验证CO2气体的性质,要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够发生反应,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盐酸,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方法感悟]在化学实验中,可通过验证反应后生成物的存在,来验证某化学反应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世界上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生锈有弊也有利。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很好奇,他们观察到“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打开发现灰黑色的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红棕色粉末。
(资料获悉)①铁系“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铁能被氧气氧化,从而达到除氧保鲜的目的。铁被氧气氧化最终产物为红棕色的Fe2O3(其他产物忽略不计)。
②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Fe2(SO4)3═3FeSO4。
③“碱石灰的干燥管”可以用来干燥氧气、氢气等气体。
④铁、活性炭、Fe2O3固体不溶于水,Fe2(SO4)3、NaCl、FeSO4固体能溶于水。
(探究目的)小组同学欲探究该“脱氧剂”是否已经失效,并测定10.00g样品各成分的质量,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假设所有操作没有损失)
步骤1:小刚用磁铁接近样品,发现磁铁吸引了部分黑色固体。
步骤2:称取10.00g样品于一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8.32g。
步骤3:按如图装置,将得到的8.32g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用电子秤称得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1g。
步骤4:将锥形瓶中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20g。
步骤5:分析测算步骤4中所得滤液得知:滤液中溶质是硫酸和硫酸亚铁,且最后通过结晶分离出16.72g硫酸亚铁。
(交流讨论)
(1)由步骤1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步骤2目的是除去并测得_____的质量,得知该物质的质量为_____g。
(3)步骤4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若没有经过洗涤,则称得的质量_____1.20g(填“>”或“=”或“<”)
(4)小刚认为0.11g差值即为H2的质量,并由此计算出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为3.08g。小华提出在装置的a导管处应该再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他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
(5)小华还认真分析题中所给资料,他认为用产生H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所含铁的质量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
(学生实验)小华将步骤3的装置进行了改进,重新称取10.00g样品进行实验,并准确测得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g。
(6)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10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铁和氧化铁的质量。(只写出结果)铁:_____g,氧化铁: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甲醚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完全燃烧二甲醚4.6g,生成C028.8g,H2O 5.4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二甲醚由C、H两种元素组成 B.二甲醚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二甲醚中H的质量分数为13% D.4.6g二甲醚完全燃烧消耗O2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盐酸中混有少量的 MgCl2,小明为了测定该盐酸混合液中 HCl 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图实验:
请结合如图实验数据,完成以下计算:
(1)观察上图的实验过程确定坐标图中 a 的数值为_____;
(2)所加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求该盐酸混合液中HCl 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2NaOH+MgCl2=2NaCl+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卫生部等六个部门公布从2011年9月1日禁止进口和销售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此前欧盟从今年6月起禁止任何双酚A塑料奶瓶进口到成员国。这要求家长别给孩子购买含双酚A的奶瓶。则回答问题:
(1)聚酯塑料(PET)标示如图,可用作纯净水瓶或饮料瓶,加热后会熔化,冷却又变成固体,则聚酯塑料具有_________(“热塑性”或“热固性”)
(2)双酚A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则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有H2O和____(写化学式)。检验该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3)化学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使用塑料奶瓶的消毒温度不要超过100℃,放在微波炉中消毒,由于____双酚A迁移量增多,进入到食物中,则使用8至12个月就要及时更换。
(4)奶瓶第一次使用前,请用小苏打粉末加温水清洗,小苏打的化学名称为碳酸氢钠,小苏打的化学式为___,其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则显___性,其酸碱度pH___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节能灯已被纳入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由于废旧技能灯管破碎后泄露出汞蒸气,会污染空气和水源。如图为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有关汞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0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C.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80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可用于医疗消毒.某瓶双氧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0,则该瓶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3.1% B.30% C.35.2% D.3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