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 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 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 + 2FeCl3 =3FeCl2;

②碱性的 Na2CO3 溶液可以与中性的 CaCl2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 FeFe2O3CaOCa(OH)2 CaCO3

(定性研究)小明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发现,试管中固体质量逐渐减少,生成一种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得到浅绿色溶液,他初步判断: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 Fe2O3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谈论认为上述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实验。

(定量研究)取 3g 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下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_______

2)固体 I 的成分是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下同);

3)写出生成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反思)结合上面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对物质成分的研究有时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B.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

C.定量研究烧杯C中的溶质为NaOHNa2CO3

【答案】碳酸钙和铁 Fe2O3+6HCl═2FeCl3+3H2OFe+2FeCl3=3FeCl2 过滤 CaCO3Fe2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AC

【解析】

{定性研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铁与盐酸和氯化铁反应均能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溶于水呈绿色,则样品一定含铁,故填碳酸钙和铁。

{实验质疑}

小组同学谈论认为上述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2O3+6HCl═2FeCl3+3H2OFe+2FeCl3=3FeCl2

{定量研究}

1)操作二、操作三均将固体与液体进行了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故填过滤。

2)铁质量为:3g-2.6g=0.4g,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0.44g二氧化碳,说明碳酸钙质量是1g,则氧化铁质量为:2g-1g=1g,则固体I的成分是CaCO3Fe2O3,故填CaCO3Fe2O3

3)固体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反思}

A.对物质成分的研究有时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选项正确;

B.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1g碳酸钙时,消耗氢氧化钙质量是0.74g,则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质量是:2.6g-2g=0.6g,如果0.6g全部是氢氧化钙时,生成碳酸钙质量小于1g,如果0.6g全部是氧化钙时,生成碳酸钙质量大于1g,因此0.6g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即样品中含有铁、氧化铁、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时,铁、氧化铁、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因此有5个反应发生,选项错误;

C.定量研究烧杯C中的溶质为过量的碳酸钠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选项正确,故填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在加热,催化剂的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共有_______________种分子,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种。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上图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溶剂

B.℃,AB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B=A

D.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中国某汽车厂家正在积极探究、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并宣布在2025年停止传统燃油汽车的生产。下图是一款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示意图:

1)图中标识的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汽车外壳一般采用喷漆的方式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

3)汽车轮毂为铝合金材质,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传统燃油汽车由于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_________,同时排放出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请写出另一种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c________

2)图F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3)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________;集气完毕,若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这种操作可熊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5)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6)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A. 图①是一定量的碳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

B. 图②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图③是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 图④是活性炭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有如图甲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F两种仪器的名称:A_____F_____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从图甲中选用的仪器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装药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熄灭酒精灯:收集气体:将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作用。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____(填接口的字母)→d

(发现问题)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1滤液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