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铁的氧化物 | Fe | FeO | Fe2O3 | Fe3O4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棕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分析 (一)加热条件下,铜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根据硬铝、不锈钢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属于合金进行分析;
根据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进行分析;
(2)根据有气体参与的实验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根据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玻璃管冷却后,在停止通一氧化碳,防止高温度的铁被重新氧化进行分析;
根据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一种物质,也可能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进行分析;
根据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通过右边长导管将氢氧化钠排出,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进行分析.
解答 解:(一)1、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故填:2Cu+O2$\frac{\underline{\;\;△\;\;}}{\;}$2CuO;
2、硬铝、不锈钢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属于合金;故填:合金;
3、为了减少和避免雷电对高层建筑的危害,需安装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避雷装置,这主要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的导电性,故选:B;
(二)1、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实验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玻璃管冷却后,在停止通一氧化碳,防止高温度的铁被重新氧化,所以加热前应先通CO一会,其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爆炸,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故填: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免爆炸;停止加热;
3、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一种物质,也可能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所以猜想是Fe和Fe3O4的混合物,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Fe2O3+CO$\frac{\underline{\;\;△\;\;}}{\;}$2Fe3O4+CO2;故填:Fe和Fe3O4的混合物;3Fe2O3+CO$\frac{\underline{\;\;△\;\;}}{\;}$2Fe3O4+CO2;
4、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通过右边长导管将氢氧化钠排出,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所以,最为合理装置是C;故填: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装置、实验现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污染及能源的再利用,难度稍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NaCl和NH4NO3两种白色固体 | 加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 |
B | 除去KCl固体中的杂质KClO3 | 加入少量MnO2,加热 |
C | 区分软水、硬水 | 向等量样品中加入等量肥皂水,搅拌 |
D | 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 |
B. | 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 |
C. | 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 |
D. | 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炒锅煸香 | B. | 入槽碾末 | C. | 铁杵冲榨 | D. | 沉淀沥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 |
B. | t2℃时,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 |
C. | t2℃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33.3% | |
D. | t2℃降温至t1℃,甲的溶液析出的溶质一定比乙的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