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A. B. C. . D.

【答案】BD

【解析】

A、干燥管中盛放固体物质,当干燥管放入液体中时,干燥管中的固体物质与液体接触,反应发生,当将干燥管移离液面后,干燥管中的固体物质与液体不接触,反应停止,该装置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通过漏斗向试管中加入液体,当试管中的液体流出时,与锥形瓶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当停止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反应不能立即停止,此选项符合题意;C、可通过拉动铜丝使铜网与液体接触或脱离,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关闭活塞,试管中的气体不能排出,压强变大,将液体压进漏斗中,但关闭活塞时,反应不能立即停止,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30%双氧水的质量(g)

加入的水的体积(mL)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40

5

200

2

20

30

5

100

3

30

20

67

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

③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___g

④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___________

(2)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下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_______法收集气体,再检验,

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水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填序号)方法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①加肥皂水搅拌 ②加草木灰搅拌 ③加食盐搅拌.

(2)生活中常用 ____________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3)在洗碗时常加入洗涤剂,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4)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水(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可杀死细菌。某水厂自来水的生产净化步骤如下:

(1)用以除去水中细小固体颗粒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____、该步骤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注:白磷与红磷燃烧时的现象、产物均相同)

(1)甲同学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 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40℃即可燃烧),按图示装置连接仪器(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接近瓶底)

③加热粗铜丝,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现象为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④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已知c=500mL ,a=100mL,若实验非常成功,则b约为__________mL。从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反思: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 _____________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水

C.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D.用红磷代替白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按如图甲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发生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是_____。结论:水由_____组成。

(2)水的性质:按如图乙中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气球胀大,说明H2O和CaO的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水的用途:

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__

②图丙的实验中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

(2)写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连接装置后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4)检查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5)某同学继续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广口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该现象是二氧化碳气体与________________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造成________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热试管②组装仪器③停止加热④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⑤收集气体⑥装药品并固定试管⑦检查装置气密性

(3)若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且试管口还应____________,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选用E装置收集,开始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代替E,气体从_____端通入;若将F装置中的水换作空气,收集氧气时气体从________端通入。

(4)如果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宜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相比于高锰酸钾、氯酸钾制氧气的优点是 ___________;若将B装置中的①换为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常用的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其溶液是呈碱性,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

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

(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

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一)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___________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___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

___________

(探究三)

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

(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