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1)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2CuO $\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2)装置A、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黑色固体中有红色固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停止加热后,硬质大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石灰水倒吸到装置A中,炸裂试管.
(4)此套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 (1)利用现象结合硬质试管中物质的性质分析反应的发生;
(2)根据木炭和氧化铜反应原理、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3)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冷却后容器内压强减小,C装置中的溶液会倒流,加入B装置可防止溶液进入硬质大试管中;
(4)反应中有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有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加气球收集一氧化碳防止环境污染.

解答 解:(1)根据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2)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中会看到有红色固体生成,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冷却时容器内压强减小,C装置中的溶液会倒流,加入B装置可防止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C装置的溶液倒流;
(4)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加气球收集化学反应生成的CO,防止有毒的CO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1)C+2CuO $\frac{\underline{\;高温\;}}{\;}$ 2Cu+CO2↑;
(2)黑色固体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防止停止加热后,硬质大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石灰水倒吸到装置A中,炸裂试管;
(4)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点评 此题是一道实验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物质性质的分析,另外解题时实验的一些关键现象也常常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同时考查了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添加酒精
C.
     加热液体
D.
         放置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近年来,雾霾天气侵袭北京.为了提高北京空气质量,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①工厂废气经过处理后在排放.
②以自行车代替私家车.
③大量的植树造林.
④少放烟花爆竹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价碳元素的化合物A,其化学式为CO2.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2价碳元素的化合物B,其化学式为CO.写出在高温条件下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此反应是吸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学习化学时会遇到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  )
A.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产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有机物中碳元素质量一定相等
B.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质量一定相等
C.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某酸溶液中酸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与氢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三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C中烧杯③的作用是作对比实验;
(2)实验B未达到实验目的,没有探究出燃烧条件中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若实验A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frac{1}{5}$,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品添加剂有害人体健康,应禁止使用
B.霉变花生含黄曲霉素,必须煮熟后才可食用
C.包粽子用的基本原料糯米含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
D.购物时减少使用塑料袋,是为了缓解“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阅读下面新闻报道.
       2016年1月30日晚上21时47分,重庆主城内环高速公路江北往沙坪坝方向一辆大货车行至高家花园大桥时驾驶室突然起火,并越烧越旺.接到报警的消防官兵立即前往火场.
       现场指挥员根据火场情况,马上兵分两组进行救援:其中一组消防官兵协助高速交警立即对现场进行临时警戒并暂时封闭道路;另一组消防官兵则拉出两支水枪,向着火的车头进行喷水.又对距车头不远的油箱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经过现场消防官兵努力,十余分钟后,明火被扑灭.
       据货车驾驶员介绍,货车是拉泡沫板的,途径江北至沙坪坝段时,一股焦味扑鼻而来,他感觉不对劲于是把车停靠在应急车道下车查看,发现车头着火,火车司机立即拿出车载灭火器灭火,可灭火器已经无法控制火势,并很快将整个车头笼罩,随即拨打了119求助.
        根据报道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水枪进行喷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水蒸发吸热,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对油箱进行冷却降温处理的原因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驾驶员发现车头着火后的正确操作是停车,拨打了119求助,用车载灭火器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