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含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KCl B. Cl2 C. HCl D. KClO3
D 【解析】 KCl中氯原子的化合价是-1价,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0价,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故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故选D。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C. 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 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C 【解析】 试题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关系来解答。 A、水在烧开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会由于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而溢出,故此选项能够说明,不符合题意; B、阳光充足水温升高,原来溶解在水中的气体由于溶解度变小而冒出并形成小气泡,故此选项能够说明,不符合题意;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是由于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此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2分)某校初三学生去野外野炊:
(1)野炊活动中,东东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活动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有 。(写一点)
(1)氧气充足 (2)用水浇灭 【解析】 (1)东东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是由于氧气不足,枯枝燃烧不充分而引起的。 (2)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灭火,故可以用水浇,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或隔绝氧气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产生热量
C.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 D. 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
D 【解析】 A、有发光、发热的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比如灯泡的发光、发热就不是燃烧,故错误; B、化学反应中燃烧会产生热量,但是,有些不是燃烧的化学反应也会产生热量,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不发生燃烧现象,但是放出大量的热量,故错误; C、燃烧可以为人类提供能量,但是有些能量不是燃烧提供的,比如太阳能、风能等,故错误; D、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故正确。故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沪教版化学全册第三章单元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1)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①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列化学用语并完成表格内容。
H2O、H2O2和NH3 | 相似之处: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②______ | |
不同之处: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沪教版化学全册第三章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密封的塑料袋从平原带到高原,塑料袋变瘪
B. 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C. 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
D. 结构示意图为和
的微粒,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沪教版化学全册第三章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
A.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 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 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 1L大豆与1L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C 【解析】 A.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运动减慢,间隔变小,并没有停止运动,错误;B. 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间隔变大,错误;C. 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通过运动蔗糖分子和水分子充分混合,形成溶液,正确;D. 1L大豆与1L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宏观物体间有间隔,不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D 【解析】 试题O2能助燃,CO能燃烧,CO2不能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若木条燃烧更旺,则瓶内为氧气,若气体可以点燃,则为一氧化碳,若木条熄灭,则瓶内气体为二氧化碳。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
A. 问题 B. 假设 C. 实验 D. 结论
BC 【解析】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 “可能是食盐”,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可以尝一尝”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即通过实验的方法。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