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鸡蛋在高温下久置,释放出“臭鸡蛋气味”气体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硫化氢气体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制自来水管表面出现一些“暗红色”物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放白酒的瓶子忘记盖盖子,结果白酒变少了,是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刚抹的石灰墙壁过一些时候会“出汗”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35、牙膏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通常由磨擦剂、发泡剂、粘合剂等组成.磨擦剂是牙膏的主要成分,约占牙膏质量的一半以上.为了测定一种以碳酸钙为磨擦剂的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同学们根据碳酸钙的性质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案(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且均溶于水):
方案一:将一定量的牙膏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进行 X、洗涤、干燥等操作,称量出不溶物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二:将一定量的牙膏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用图l所示装置(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锥形瓶中液面高度变化忽略不计),利用该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方案三:用图2所示装置,将一定量的牙膏与过量的盐酸反应,测量相关数据,推算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老师针对三种方案提供了所需的仪器用品,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实验中,同学们操作规范、计算无误.
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操作X是
过滤
,按照方案一进行实验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来得及完成实验,请写出可能的原因
有粘合剂导致溶解慢
有发泡剂产生大量泡沫导致过滤时间长
(任写两条)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2HCl═CaCl2+CO2↑+H2O

方案二中实验结果偏低,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CO2溶于水

你的改进方案是:
在瓶中加一层油

(3)方案三中实验结果偏高,原因可能是:
H2O和HCl的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德化县模拟)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2)从在自然界存在的角度看:自然界中的水有五种类型:即海洋、湖、河中的液态水,冰川中固态水,大气中的分子水,陆地上的分散水,地下和岩石中的结晶水等.其中量最多的是
液态水
液态水

(3)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D
BD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利用如图装置能把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C.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D.利用如图装置能对水杀菌消毒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2.74 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 7%,居世界第六位.但从人均占有率看,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 12900 立方米,我国仅 2695 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 88 位,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而国人的节水意识却普遍比较淡薄,请你向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一条节水措施:
一水多用等
一水多用等

(4)从变化角度看:水通电分解生成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
氢气+氧气
通电
氢气+氧气
;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10或2.5
10或2.5
mL. 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A
A
(填字母序号);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C
C
(填字母序号);
(3)厨房中常用加碘盐作为调味品使用,加碘食盐中含有NaCl和KIO3,据此判断加碘食盐是
混合物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为
+5
+5

(4)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
醋酸
醋酸

(5)煤曾经是厨房中的主要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我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小明家现在厨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是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点燃 
.
 
CO2+2H2O
CH4+2O2
 点燃 
.
 
CO2+2H2O

(7)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迅速用锅盖盖灭,灭火的原理是
隔绝氧气
隔绝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使碳粉、镁粉两种物质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种物质,其中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写出此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点应用:
 
.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黑色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选项字母).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C、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2)碳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过量的二氧化碳是使气球变暖的元凶之一.但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重要的原料.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Ni)和钯(Pd)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和甲醇,该转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
 
(填”金属“或”非金属“).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推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则该反应的反应物至少应该是
 
(填数字)种物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以生产环保的化学肥料,如碳酸钾等.碳酸钾(K2CO3)中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