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测定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将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
B.b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
C.a点表示反应中HCl和NaOH的质量刚好相同
D.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Cl-、H2O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初三学业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参与反应的乙、丙质量比为3︰17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D.参与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7︰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
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试剂1 | 试剂2 温度℃ | 溶解后温度℃ | 静置后温度℃ | 试剂3温度℃ | 混合后温度℃ |
0.5gNa2CO3 | 10mlH2O 20 | 23.3 | 20 | 10mlHCl 20% 20 | 23.7 |
0.5gNaHCO3 | 10mlH2O 20 | 18.5 | 20 | 10mlHCl 20% 20 | 20.8 |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初三综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成液体或固体
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
C.氧气可支持燃烧,可做燃料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州黄埔区初三毕业生综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7分)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钡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2)碱能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这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
(3)根据下图可以看出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4)请写出氢氧化钡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CO2反应 ;
②与Na2SO4溶液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州黄埔区初三毕业生综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同学用下列方法清洗试管或烧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水清洗装过硫酸铜溶液的试管
B.用洗洁精清洗盛过植物油的烧杯
C.用酒精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固体碘
D.用稀盐酸浸泡用足量木炭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内壁留下的红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州黄埔区初三毕业生综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B.石灰石、铁矿石、石墨矿属于无机盐材料
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开发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初三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结论:
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
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 > Fe;
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
下列说法正确是
A.结论②正确 B.至少有3个结论错误
C.结论⑥错误 D.只有2个结论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5月综合练习(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所需药品是 。
(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该气体应选用 。
(3)已知甲烷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若要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