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方法,记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金 B. 铜 C. 铁 D. 锌
D 【解析】 由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大小为:锌铁铜金,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铝 B. 金刚石 C. NaOH D. NH3
D 【解析】试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体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碱、盐,A、铝由铝原子构成,B、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C、NaOH 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D、NH3由氨分子构成,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不停地运动
C.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D 【解析】 试题该实验不能说明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因为过程中是一个物理变化,不会发生原子的重新组合。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②中溶液是饱和洛液
B.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B 【解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A. ②中溶液中有剩余的未被溶解的固体,说明已经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B. ③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刚好饱和,符合题意;C. ②③中溶质质量不同,溶剂质量相同,溶液的浓度不相同,不符合题意;D.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由图可知,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符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的开发利用
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生产,可以尽量多用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但会造成“白色污染”
D.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河流中
C 【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开发利用;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生产,但要合理利用;C选项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但会造成“白色污染”,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生活污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故答案选择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雾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治理污染性气体(NO2、NO、SO2等)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1)NO2可用水吸收,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______。
(2)用氨气可以把NO转化成无毒物质直接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烟气中的SO2经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化工产品。
①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将SO2转化为_______。
②上述处理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_。
NO 4NH3+6NO 5N2+ 6H2O 亚硫酸钙或硫酸钙 S、O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3,O:7,H:2,反应后N:2,O:6,H:2,故还有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为NO;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反应的反应物是氨气和一氧化氮,生成物是氮气和水,反应条件是催化剂,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4NH3+6NO 5N2+ 6H2O; ①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三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 实验室不用铜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D.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
B 【解析】 A、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故B符合题意;C、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所以,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属于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鲁教版化学全册《第1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人造材料的是( )
A. 木头 B. 石头 C. 塑料 D. 金子
C 【解析】 A. 木头是自然界中能获得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B. 石头是自然界中能获得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C. 塑料是人为地经化学变化制取的,是人造材料; D. 金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人造材料。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A 【解析】 试题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即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在原子中,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物质也就不存在,新的物质和原来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物质不发生变化,它和原来物质的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把分子说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