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等质量的下列金属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
A.B.C.D.

分析 根据选项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1g这些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 解: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24g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镁生成$\frac{1}{12}$g氢气.
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7g铝可反应生成3g氢气,即1g铝生成$\frac{1}{9}$g氢气.
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65g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锌生成$\frac{1}{32.5}$g氢气.
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56g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铁生成$\frac{1}{28}$g氢气.
因为$\frac{1}{9}$g>$\frac{1}{12}$g>$\frac{1}{28}$g>$\frac{1}{32.5}$g,所以铝放出的氢气最多.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C.分子之间有间隔,而原子之间没有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水槽.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如果用A作为发生装置则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的原因是刚出现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这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这是因为这时排出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4)如果用F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填a或b)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先”与“后”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组装好仪器后,先加入试剂,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时,先均匀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C.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化学方程式X+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下列对x的判断正确的是(  )
A.X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X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X的化学式是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发生的反应为H2O+CO2=H2CO3;加热上述液体,现象是石蕊试液褪色,发生的反应为H2CO3$\frac{\underline{\;\;△\;\;}}{\;}$H2O+CO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3)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4)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各组金属中,金属活动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将甲投入稀H2SO4中,有气泡冒出
②将乙投入含甲的盐溶液中有甲析出
③将丙投入稀硫酸中,无现象.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环节.

(1)用甲装置电解水
①a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O2;开启b管活塞,用燃着的木条接近b管尖嘴口观察到的现象是尖嘴口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如图丁是水电解过程的微粒运动变化,正确的顺序是A.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2)用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①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依据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
②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原因是烧杯中的氧气耗尽了.
(3)用丙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实验时,如果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细沙,可能产生的后果是集气瓶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左表.实验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
加热时间/min0t1t2t3
固体质量/g28.023.218.418.4
通过计算回答:
(1)共制得氧气质量为9.6g.
(2)计算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并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为排水法收集到的一瓶气体,用图示方法暂时存放于桌面上,由此推断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有(颜色、状态除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