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1)理解应用: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反应后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a、请你完成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H2O+CO2
b、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从A-D中选择填写字母编号,A-C见后),收集装置是F(填写字母编号).
(2)归纳比较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请帮助小红同学完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表格:
研究项目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原理比较(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填写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或“化合”)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两种制氧气原理还是存在着相似之处,如:都使用催化剂
(2)发生装置的比较
填写仪器名称:a酒精灯,b试管,装置A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填写仪器名称:c分液漏斗
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比较装置A和装置B,说出两种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存在的差异:
(1)从反应物的状态角度考虑:A是固态,B是液态;
(2)从反应条件角度考虑A是加热,B是常温.
(3)反应后剩余物的分离步骤比较溶解、过滤、蒸发
或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
过滤、烘干
(4)收集方法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的性质,选用该装置,观察到气泡沿集气瓶口向外冒气泡后取出,但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时刻过早;
还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证收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5)定量认识通过计算说明要获得3mol的氧气,需要原料多少mol?(“氯酸钾”或“过氧化氢”中任选一种原料进行计算)

分析 (1)a、根据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进行分析;
(2)根据氧元素在氯酸钾、过氧化氢中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在氧气中时以单质形式存在的,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分析;
根据分离可溶性、不溶性杂质需要用过滤进行分析;
根据氧气有助燃性,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等进行分析;
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结合题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解答 解:(1)a、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H2O+CO2↑;
b、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收集装置是F;
(2)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表中的知识可知,

研究项目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原理比较(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填写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或“化合”)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两种制氧气原理还是存在着相似之处,如:都使用催化剂
(2)发生装置的比较
填写仪器名称:a酒精灯,b试管,装置A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填写仪器名称:c分液漏斗
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比较装置A和装置B,说出两种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存在的差异:
(1)从反应物的状态角度考虑:A是固态,B是液态;
(2)从反应条件角度考虑A是加热,B是常温.
(3)反应后剩余物的分离步骤比较溶解、过滤、蒸发
或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
过滤、烘干
(4)收集方法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的性质,选用该装置,观察到气泡沿集气瓶口向外冒气泡后取出,但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时刻过早;
还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证收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5)定量认识通过计算说明要获得3mol的氧气,需要原料多少mol?(“氯酸钾”或“过氧化氢”中任选一种原料进行计算)
设需要氯酸钾物质的量是x,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              3
 x              3mol
  $\frac{2}{x}$=$\frac{3}{3mol}$
  x=2mol
故答案为:(1)a、: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H2O+CO2↑;
b、C,F;
(2)
研究项目氯酸钾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原理比较(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填写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或“化合”)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两种制氧气原理还是存在着相似之处,如:都使用催化剂
(2)发生装置的比较
填写仪器名称:a酒精灯,b试管,装置A中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填写仪器名称:c分液漏斗
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比较装置A和装置B,说出两种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存在的差异:
(1)从反应物的状态角度考虑:A是固态,B是液态;
(2)从反应条件角度考虑A是加热,B是常温.
(3)反应后剩余物的分离步骤比较溶解、过滤、蒸发
或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等
过滤、烘干
(4)收集方法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的性质,选用该装置,观察到气泡沿集气瓶口向外冒气泡后取出,但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收集的时刻过早;
还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证收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5)定量认识通过计算说明要获得3mol的氧气,需要原料2mol(“氯酸钾”或“过氧化氢”中任选一种原料进行计算)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的学科特征之一是在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
(1)下列符号中::①2O ②O2③2O2能表示2个分子的是③(填序号).
(2)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①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A(选填下列字母序号)有密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子数
②图2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本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验证该反应确实能够发生,下列物质肯定无法帮助你达到目的是D.
A.Fe        B.酚酞溶液        C.CuSO4        D.Ba(NO32
③图3表示反应中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lO2(填化学式),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不属于结晶水合物的物质是(  )
A.食盐B.石碱C.胆矾D.明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D(填字母),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用该装置在实验室还能制取其他气体,请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合理即可).
(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bcda(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食盐水,却极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操作步骤是:选择药品→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其反应原理: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
根据以上信息和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你认为适合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是B(填“A”、“B”或“C”).
②除杂装置和吸收装置中药品依次为c(选填“a”、“b”或“c”).
a.浓硫酸            饱和食盐水       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饱和食盐水
c.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
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①试管②集气瓶
(2)下面图2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丙三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甲: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乙: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丙: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代号),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装置漏气.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5)如果用如图1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用元素符号填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C、H,可能含有的元素是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甲、乙两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放热.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减小.到达C时溶液中溶质有Na2SO4和H2SO4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4)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肯定不可行的物质是A.
A. BaCl2      B.pH试纸      C.紫色石蕊溶液液       D.无色酚酞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境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气体
B.“酸雨”是由大气中含硫和氮的氧化物而导致的
C.“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的垃圾对环境污染
D.“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质量守恒定律是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反应物A 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若XgA和X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2X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