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 和CO2 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C 和CO2 反应要放出热量
C.为保护环境,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要少使用碳单质制成的物品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解水的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12) ;
②实验取用180mL水,这些水的物质的量约为(13) ;
③试管C中的气体是(14) ,A 处是电源的(15) 极(填写“正”或“负”);
④为了使电解顺利进行需要向水中加入硫酸,若向100g水中加入l0g 质量分数为0.1的稀硫酸,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 。
⑤有同学想知道:若向水中加入食盐,是否同样可以实现电解水?他仍用右图装置进行食盐溶液的电解,发现D中也有气体,且有黄绿色,则该气体是(17) (选填编号)。
A.氧气 B.氢气 C.氯化氢 D.氯气
电解结束后向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还有(18) (填写化学式)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收集完氧气后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在一定条件下,A-F七种物质相互之间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E、F两种白色沉淀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D ,F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四氯合金酸(HAuCl4),其中
金元素(Au)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可溶性碱。下图表示的是A、B、C的溶液两两反应的实验现象。请根据有关实验现象回答: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蓝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A溶液与洁净的铁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干燥的氧气,并用来侧定,10g某铜粉样品(含杂质碳)中铜的质量分数.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3)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 的质量,进行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4)实验完毕.小丽同学误将用剩的H202溶液和装置C玻璃管中的剩余固体一起倒入烧杯中,发现有大最的气泡产生,经检验确认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小刚和小明两位同学对此颇感兴趣.进而展开了他们的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是哪种物质加快了H202的分解速率?
【大胆猜想】猜想Ⅰ:剩余固体中的氧化铜加快了H202溶液的分解.
猜想Ⅱ:剩余固体中的 加快了H2O2溶液的分解.
猜想Ⅲ:氧化铜能做H20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分析及结论 |
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5mL 5%H2O2溶液的试管. | 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 H202溶液常温下产生氧气的量很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实验二:向盛有5mL5%H20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铜固体,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剩余物进行 、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 | 称得固体质量为1g. | 猜想Ⅰ成立.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相等. |
实验三:向盛有5mL5%H20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g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 没有气泡产生,带火星 木条不复燃. | 猜想Ⅱ (填”成立“或“不成立”) |
【讨论交流】小刚同学认为,根据实验二得出的两个结论就能判断Ⅲ成立,你是否支持他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答: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中都含有碳。
(1)动植物残骸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在高温无氧的环境下形成大量的煤、天然气和 等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中水的酸碱度被破坏,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海洋“变酸”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