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6年山东省威海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保鲜时问
B.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使它更白
C.用适量的小苏打做糕点,使它更松软
D.用大量的甜蜜素制作果冻,使它更加可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定:石灰石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且为了反应充分,尽可能的将石灰石样品粉碎).不同的小组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是他们都成功的测定了所取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第一组】(1)称取mg样品放入烧杯;
(2)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时,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ng;
(3)根据剩余固体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用m、n的代数式表示)
【第二组】(1)称取6g样品:按规范操作,用托盘天平称取6g样品时,若指针略向左偏转,要使指针居中的恰当操作是: ;把称取好的样品放入烧杯中(烧杯质量为10g).
(2)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每次加入稀盐酸后,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然后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称量,记录如下表: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50 |
烧杯和药品总质量(g) | 25.56 | 35.12 | 44.68 | 54.24 | 64.24 |
(3)分析数据,求①样品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并按照计算题的正确格式答题)
③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答题要求同上)
④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
Ni + H2SO4 === NiSO4 + H2↑。
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
(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得PH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肥皂水 | 牙膏 | 西瓜汁 | 食醋 |
pH | 10.2 | 8.5 | 5.8 | 2.4 |
A.牙膏显碱性
B.西瓜汁显碱性
C.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D.胃酸过多得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南省郴州市】学习化学要正确理解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气体受热时,分子体积增大,所以气体体积增大
C.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江西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D.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
(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纯净的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是淡蓝色的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合,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色透明液体.
(1)关于过氧化氢和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
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
B.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氧气,水分子中不含氧气
C.都是氧化物
D.都含有氧分子
(2)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请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活性炭 ②稀硫酸 ③PH试纸 ④硝酸钾 ⑤氯化钠
(1)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 ; (2)具有吸附性的是 ;
(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5)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