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丙是三种单质,ABC是三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1)若甲与A溶液反应后的溶液呈浅绿色,则甲为______A可能是______

2B物质与单质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溶液与甲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答案】 稀盐酸 2CuO+C2Cu+CO2 置换

【解析】

甲与A溶液反应后的溶液呈浅绿色,则可能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甲是铁,A是盐酸,盐酸与B 反应生成的C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铜,故C可能是氯化铜,B是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碳高温反应生成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甲为铁,A可能是稀盐酸,故填:铁;稀盐酸;

2B物质与单质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故填:;

3C溶液与甲的反应是铁与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

B.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C.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

D. 实验装置可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制得另一种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物质X一定是水B. 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C. 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D. 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各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 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2通入滴有酚酞的BaCl2NaOH混合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或变为无色

B. 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C. 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NaCl

D. 反应过程中,溶液里的NaOH的质量分数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t1时,A 的饱和溶液 65g 中含有溶剂 50g

B. t2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t2时,A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D. 从含少量 A B 溶液中得到B,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向一定量的 AgNO3CuNO32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 图②是向室温下100g饱和石灰水中加入14g生石灰

C. 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D. 图④是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技能考查中出现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称量NaOH固体B. 测溶液的pH

C. 点燃酒精灯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研究小组从废干电池筒内的物质(含有C、MnO2、ZnCl2、NH4Cl)进行回收MnO2实验,过程如下:

(1)操作①③依次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

(2)操作②后要进行洗涤,判断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6次洗涤液,加入________溶液,如果不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净。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获得的MnO2,可在试管中加入获得的MnO2和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在试管口用________检验生成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