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心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收集气体】

他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 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   。【查阅资料】

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实验探究】

如图1,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人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人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含有   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4)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5)采取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在D处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 再在D处倒扣干冷的烧杯,若杯壁有水雾,则证明八中肯定含有   ,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    。

(6)经进一步探究得知,收集的气体是CH4、CO2、CO的混合物,这几位同学拟用右

下图装置,粗略测定取样气体中CO2的含量。

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若取样气体为100mL, 装置C读数为65.0mL,则取样气体中CO2体积含量约为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宿迁)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心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收集气体】
  他们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
在瓶口插入一个漏斗进行收集
在瓶口插入一个漏斗进行收集


【查阅资料】
  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实验探究】
  如图二(1),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二(2)中的
(填序号).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含有
CO2
CO2
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除去气体中没反应的二氧化碳
除去气体中没反应的二氧化碳

(4)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
水雾有可能是从B、C溶液中带出的
水雾有可能是从B、C溶液中带出的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在C装置后加一个(浓硫酸)干燥装置
在C装置后加一个(浓硫酸)干燥装置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在D处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再在D处倒扣干冷的烧杯,若杯壁有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
甲烷(CH4
甲烷(CH4
,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CO)

(6)经过进一步探究得知,收集的气体是CH4、CO2、CO的混合物,这几位同学拟用如图三装置,粗略测定取样气体中CO2的含量.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CO2+2NaOH=Na2CO3+H2O
;若取样气体为100mL,装置G读数为65.0mL,则取样气体中CO2体积含量约为
35
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定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收集气体】
他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
在瓶口插一个倒扣的漏斗(或其它合理的答案)
在瓶口插一个倒扣的漏斗(或其它合理的答案)

【查阅资料】
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实验探究】
如图1,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
(填序号).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含有
CO2
CO2
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4)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
水雾有可能是从B、C溶液中带出的
水雾有可能是从B、C溶液中带出的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C装置后加一个(浓硫酸)干燥装置
C装置后加一个(浓硫酸)干燥装置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在D处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再在D处倒扣干冷的烧杯,若杯壁有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
甲烷
甲烷
,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心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Ⅰ.【收集气体】  他们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Ⅱ.【实验探究】  如图二(1),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二(2)中的 __ (填序号).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含有 ______ 气体.
(3)装置C作用是 _________
(4)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__________,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在D处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再在D处倒扣干冷的烧杯,若杯壁有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 ______ ,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 ______
(6)经过进一步探究得知,收集的气体是CH4、CO2、CO的混合物,这几位同学拟用如图三装置,粗略测定取样气体中CO2的含量.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若取样气体为100mL,装置G读数为65.0mL,则取样气体中CO2体积含量约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2013年单元测试卷(宜昌市上海中学)(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定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收集气体】
他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查阅资料】
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实验探究】
如图1,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含有______气体.
(3)装置C作用是______.
(4)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______,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在D处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再在D处倒扣干冷的烧杯,若杯壁有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______,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水田或池塘里常常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心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收集气体】
  他们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进行收集,由于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查阅资料】
  收集的气体可能是CH4、CO2、CO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CH4、CO是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实验探究】
  如图二(1),将塑料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二(2)中的______(填序号).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含有______气体.
(3)装置C作用是______.
(4)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______,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在D处倒扣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再在D处倒扣干冷的烧杯,若杯壁有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______,若杯壁无水雾,则证明A中肯定含有______.
(6)经过进一步探究得知,收集的气体是CH4、CO2、CO的混合物,这几位同学拟用如图三装置,粗略测定取样气体中CO2的含量.装置E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若取样气体为100mL,装置G读数为65.0mL,则取样气体中CO2体积含量约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