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亮
B、到小煤窑挖煤,用火把照明
C、掏沼气池前进行灯火试验
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
解答:解:A、溶洞中往往会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灯火照明,同时检验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低,故A正确;
B、煤窑中往往会有瓦斯,所以不能有明火,故B错误;
C、沼气池中往往聚集大量沼气,进行灯火实验会把沼气引燃甚至发生爆炸,故C错误
D、液化石油气泄漏,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知识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该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者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填失去或者得到),生成
 
离子(填阳或者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或现象不涉及分子性质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樟脑丸的“消失”
C、热胀冷缩
D、海绵吸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符号填空:空气中最多的气体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一个氧原子
 
;2个氧原子
 
;最轻的气体
 
;一个水分子
 
;2个水分子
 
;一个钠离子
 
;+2价的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空气、水
B、冰水、氧气
C、二氧化碳、铁
D、可口可乐饮料、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ABCD
反应前质量/g19.78.731.60.4
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03.6
已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一定是化合物,D一定是单质
B、反应过程中,B与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g
D、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各项应用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铜丝做导线
B、用金属钨做灯丝
C、用氢气作燃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向燃着的阶梯蜡烛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由此实验能得出的信息是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四种气体中,用化学式填写:
有毒的是
 
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