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所加砝码10克,游码示数2.8克.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质量是( )
A.7.2g B.9.8g C.12.8g D.10.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氛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甲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 (填序号)决定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子数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图乙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结合生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导管的橡皮塞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⑴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对比证明:____________。
⑵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从分子的角度回答)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2 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1 )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_ ;图2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__。
( 2 )钠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1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按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塞上带有玻璃管和气球的橡皮管,然后放入盛有90℃热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热水中,观察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b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1)图A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2)如图B所示,将一只空、冷试管倒扣在热水中的白磷上,根据已有知识推测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 , 你推测该现象的依据是________。
(3)如图C所示,将茶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过了一会儿,________蜡烛先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本题涉及到的物质均用化学式填写):
(1)氮气、氧气、氦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的成分。
图中a代表的气体是_____;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供给呼吸的是_____。
(2)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
组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沸点(℃) | -195.8 | -183.0 | -78.5 |
空气是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料,工业制氧气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将液态空气升温至-195℃,收集逸出的物质,此时逸出的物质主要是____;继续升温至-183℃,逸出的物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时逸出的物质主要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常见的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在A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名称。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宇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
(2)小宇的分类整理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
(3)实验室现购进一批药品:铁粉、氧化铜、氢氧化镁、硫化钠、氯酸钾、醋酸,其中应归为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