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一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略大,但由于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我们据此选择出排水法收集的选项即可.
故选C.
点评:收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考虑,只要能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或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很小的气体,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D、无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人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
 
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填在横线上.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需要用
 

(2)少量液体相互反应时,需要用
 

(3)用于溶解多量物质时需要用
 

(4)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个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端口字母表示).
(4)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溶液产--氢硫酸.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
 
色.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装置应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示是某学生在练习取用、滴加液体药品和加热操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编号仪器的名称:A
 
;B
 
;C
 
;D
 

(2)上述三步操作中均有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第二步操作中可观察到的变化属于
 
变化.
(4)若该同学加热了一会儿,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条)?
 

 

(5)第二步操作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探究活动的环节主要有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x
 
  y
 

(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使用F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瓶中先装满水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3)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4)实验室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选项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5)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F装置内应放入的物质是
 

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