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结合如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应选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某气体可用C装置收集,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3)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
 
做发生装置(填序号),试管中应该
 
,其作用是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解:(1)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B;D;E;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加热
水+氧气;
(2)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A;放一团棉花;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制气体的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中,能证明二氧化碳存在的是(  )
A、集气瓶正放在桌上,瓶中没有颜色
B、往集气瓶中倒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变红色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熄灭
D、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
为探究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
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固体溶解
 
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木条复燃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
 

(填化学式).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小结
过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含量测定
老师给同学们一份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它杂质),要求设计方案测定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盛装澄清石灰水、D盛装浓硫酸,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首先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锥形瓶中的空气,此时装置B的作用是
 

(2)依次关闭活塞K1、K3、K4,打开活塞K2、K,此时锥形瓶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E中装入碱石灰的作用是
 
,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再次打开活塞K1通入氮气的作用是
 

(3)同学们根据E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装置F的作用是
 
,如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
 
(填“偏高”或“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探究: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其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猜想假设】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其总质量
 
(填“发生改变”或“保持不变”)
【实验验证】将如图所示的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后取下,挤压胶头滴管,待锥形瓶内反应完成后,放回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1)锥形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3)你的结论是: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其总质量
 
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最好将装置放在
 
(填“密闭”或“开放”)的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M是气态化石燃料CH4;X、Y、Z为单质;A、B、C、D为氧化物,B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已知D和Z均为黑色粉末,反应④的条件是高温,其余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Z
 
、D.
 

(2)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为
 
(填序号);
(3)反应②、⑤的化学方程式:②
 
; ⑤
 

(4)反应①中要减少物质C的产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仔细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2H2+O2
 点燃 
.
 
2H2O    ②2CO+O2
 点燃 
.
 
2CO2     ③3Fe+2O2
 点燃 
.
 
Fe3O4
(1)反应①~③有许多共同点.如:它们的生成物都属于
 
.请你再指出它们的一个共同点:
 

(2)反应①~③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仿照示例指出其中一点(答案不能与示例相同).
示例:③的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1,而另两个是2:1:2.
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通常状况下,①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②-218℃时变成雪花状淡蓝色固体;③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1)文中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编号是
 

(2)文中
 
(填编号)描述的是化学变化,理由是
 
;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一只倒扣的大烧杯中,正放两只小烧杯.其中A杯中盛有足量浓氨水,B杯中盛有少量滴有酚酞稀溶液.请回答:
(1)放置一段时间后,B杯中出现现的象是
 
,从分子的观点解释此现象为
 

(2)该现象说明浓氨水具有的性质是①
 
 

(3)实验中C烧杯的具体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有括号的反应基本类型(填“化合或分解”):
(1)水通电
 
反应;
(2)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反应;
(3)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反应;
(4)加热高锰酸钾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