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氧元素
 
(2)铁原子
 
(3)2个氢分子
 

(4)2个钠离子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填写:元素、原子用元素符合表示,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分析.
解答:解:(1)氧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
(2)铁原子用铁的元素符号表示为Fe;
(3)2个氢分子的表示为:2H2
(4)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
(5)元素的化合价要标在元素符合的正上方,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
+2
MgO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氧元素和硅元素,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硅,表示为:SiO2
故答案为:(1)O    (2)Fe    (3)2H2(4)2Na+(5)
+2
MgO
   (6)Si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生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该装置右边的球形干燥管中装的药品只能吸收水蒸气),并用精度均为0.1g的托盘天平和电子称测量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时的质量变化,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托盘天平称取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称量结束时的图片如图2及游码位置示意图如图3如下:
步骤二:量取足量的约10%的盐酸于200mL烧杯中备用.
步骤三:测量该石灰石80%和稀盐酸反应时的质量变化.将步骤一称得的石灰石置于锥形瓶中,然后,将步骤二中量取的盐酸通过长颈漏斗迅速全部加到锥形瓶中,立即用电子称测定锥形瓶中混合物的质量.在0~11s时锥形瓶中混合物的质量迅速增加至98.0g,在11~176s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76s后需要用到的数据另行提供.
时间(s)[11,28)[28,47)[47,62)[62,74)[74,88)[88,103)[103,118)[118,135)[135,154)[154,176)
质量(g)98.097.997.897.797.697.597.497.397.297.1
说明:[a,b)表示在时间a与b之间,含有a值,但不含b值.石灰石中的杂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1)此次实验取用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
 
 g;
(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在反应开始后的各个时间段内混合物的质量保持相对不变,例如在28s到47s之间(不含47s),锥形瓶中混合物的质量始终为97.9g,锥形瓶中混合物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原因是
 

(3)分析表中数据发现,在反应开始后的
 
s时间段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最快;
(4)反应一段时间后,排空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称得锥形瓶中余下的混合物质量为95.8g,列式计算此时剩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平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1)
 
Al+
 
O2
 点燃 
.
 
 
Al2O3
(3)
 
FeS2+
 
O2
 高温 
.
 
 
Fe2O3+
 
SO2
(2)
 
Fe2O3+
 
CO
 高温 
.
 
 
Fe+
 
CO2
(4)
 
C6H6+
 
O2
 点燃 
.
 
 
CO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在有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等五种溶液中的一种,已知C与其他四种溶液均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C是
 
溶液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航天问题倍受人们的关注.已知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图所示:

(1)你认为装置 I中发生的应该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必注明反应条件).Ⅲ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2)从装置Ⅰ、Ⅱ、Ⅲ可以看出,O2的来源是CO2和H2O,如果宇航员每天消耗0.896kg O2,呼出1.012kg CO2,则宇航员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含H2O大约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探究盐酸的某些性质,初三年级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只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现象,具体记录如下:
反应阶段12345
现象溶液颜色从
无色变黄色
黄色逐渐加深
并有少量气泡
气泡逐渐增多气泡逐渐减少反应停止
铁钉变亮
试解释:
(1)溶液从无色变成黄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2)写出产生气泡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停止的原因是
 

(4)根据上述实验可验证盐酸能跟
 
 
二类物质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表示:
(1)5个磷原子
 

(2)三个过氧化氢分子
 

(3)2个钠离子
 

(4)酒精燃烧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
(1)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根据下列情况回答问题:
①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产生的气体名称为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2是简易净水装置,该装置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③图3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其中活性炭池的作用是
 

(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C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F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固体,该固体常用于人工降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4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①写出物质F的化学式
 

②反应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请说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所以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D、因为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