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在实验室配置溶液时,常涉及以下操作过程:①称量、量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干燥;④计算;⑤溶解;⑥沉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⑤(用序号填空),现实验室中有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等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50毫升的量筒.
(2)乙同学用10克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⑤②③④①⑤(用序号填空).

分析 (1)根据配置溶液的基本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考虑本题,根据量筒量程的选取方法是“大而近”来选择;
(2)先将含杂质的食盐除去杂质变成纯食盐,再根据溶液的配制方法来配制溶液.

解答 解:(1)配置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①⑤;在50g 5%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为m=50g×5%=2.5g,故溶剂水的质量m=50g-2.5g=47.5g,根据水的密度为1g/ml,故需要的水的体积为47.5ml,量筒的量程的选取方法是选取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因为需水47.5ml,所以选50mL的量筒;
故答案为:④①⑤;50;
(2)配制的50g,5%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为m=50g×5%=2.5g,故需要取含杂质10%的食盐的质量m=$\frac{2.5g}{90%}$=2.8g,先对这2.8g粗盐除杂,然后进行溶液的配制.
除杂和配制的顺序和方法是:称量2.8g粗盐,溶解,过滤除去杂质,得到氯化钠溶液,再进行蒸发,即得到氯化钠固体再进行配置.
故答案为:⑤②③④①⑤.
故答案为:(1)④①⑤;50;(2)⑤②③④①⑤.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配制溶液的步骤和配制溶液所需要的仪器选择方法,掌握了含杂质溶液配制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铝、铁、铜、锌的金属活动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用量也相同).
(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出锌、铁、铝活动性强弱.据你分析,甲同学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铝片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最快,铁片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最慢.过一会儿,他又发现了D中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这说明铁比铜活泼.
(2)实验时选用Zn而不用Al、Fe制取氢气的原因是铝和酸反应的速率太快,不利于控制和收集,铁和酸反应的速率太慢,耗时长.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铁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
(1)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现有一些合金及其组分的熔点如下,从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纯金属的熔点;

(2)据有关资料报导,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请写出铁锈蚀的主要条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
(3)人们每年要从金属矿物资源中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如铁矿石中冶炼出钢铁.如果要生产含铁96%的生铁112吨,那么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待蜡烛熄灭后,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关闭K3时E中无现象,打开K3时E中溶液变浑浊.(注:D瓶溶液能吸收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氢氧化钙长期存放容易变质.某小组在实验时取了一瓶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来检查变质情况.取12.2g样品,加入32.8g水,形成悬浊液,然后逐渐滴加29.2%的盐酸充分反应.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
(1)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钙会变质成碳酸钙.
(2)图中AB段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是氢氧化钙.
(3)求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 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兴趣小组的同学认 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他们猜想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甲、乙、丙、三位同学一起测定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2g/L.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H2O2的质量,继而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程方法:(1)甲首先设计(如甲图):向装有样品溶液(20 g)的锥形瓶(75 g)中投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1 g,从而计算出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25%.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设计提出质疑,并针对甲同学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了如乙图的方案(在锥形瓶上加上一个干燥管,干燥管内装有碱石灰,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请你说明乙同学质疑的理由是甲中氧气逸出时带出水蒸气,导致测定产生氧气质量偏大.
(3)乙同学通过修改后方案,测出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与甲同学相同.丙同学仔细观察了甲乙的测量工具,发现了他们误差较大的原因,丙同学认为甲乙同学方案误差都比较大的原因是: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误差较大.
于是丙同学设计如丙图的方案(试剂用量不变).丙同学利用量筒测出了产生氧气的体积,则丙图中②装置应该选择图丁中的哪一个装置连接?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运动会那一天,八(2)班同学准备了4种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永和”豆浆B.“农夫”矿泉水C.“汇源”果粒橙D.“伊利”纯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图中,体现稀有气体用途的是(  )
A.
    焊接金属
B.
     霓虹灯
C.
           医疗急救
D.
          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