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溶液温度上升(△t)/℃ | 5.6 | 9.8 | 12.1 | 16.3 | 18.5 | 17.1 | 15.2 | 14.6 | 13.5 | 12.6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步骤一: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的试管中先滴加2~3滴的 酚酞试液,再逐滴加 入稀盐酸 |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 1.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已变质 2.溶液碱性消失 |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 |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溶液开始不变色,后逐渐变成红色 | 1.产生“气泡”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所取的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 pH<7(填“<”、“=”或“>”) |
分析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放热,恰好完全反应时放热最多;
(2)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①当加入盐酸体积为10mL时,表明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此时温度上升的最高.
故填:10;此时温度上升的最高.
②当加入6mL盐酸时,烧杯中溶液仍然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过量,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
故填:氯化钠、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碱性消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既然能够产生气泡,说明所取的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即稀盐酸过量,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步骤一: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的试管中先滴加2~3滴的 酚酞试液,再逐滴加 入稀盐酸 |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 1.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已变质 2.溶液碱性消失 |
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 | 现象一: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溶液开始不变色,后逐渐变成红色 | 1.产生“气泡”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所取的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pH<7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SO4 NaCl Na2CO3 CaCl2 | |
B. | HCl NaOH CuSO4 MgSO4 | |
C. | NaNO3 HCl CaCl2 KOH | |
D. | Na2CO3、K2SO4 BaCl2 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 |
B. | 一定量的水受热后体积变大 | |
C. | 炎热的夏天汽车车胎冲起过足易爆炸 | |
D. | 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2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 |
B. | 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 |
C. |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 |
D. | 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澄清石灰水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③④⑤ | C. | ①③④⑤ | D. | 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