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通过一个月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F或______,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______(写仪器名称),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方法有多种,下列方法和现象能说明该装置不漏气的是______(填序号)。
A 用弹簧夹封闭右侧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颈部形成稳定的水柱;
B 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下端形成液封,在右侧导管口连接注射器,用力拉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
C 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下端形成液封,在右侧导管口连接注射器,用力推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D 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捂住锥形瓶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没有气泡;
(4)小王选择E、F组合制备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为了不影响氧气纯度,最佳收集时刻是____________。
(5)如图装置具有多种用途。
①收集气体:如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只要将气体从____(填a或b)通入。该装置也可以代替上图中的F装置。请简述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气体:如检验某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瓶中预先装入_______,然后将气体从_________(填a或b)通入,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6)下图也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发生装置。其中装置②上的注射器的作用与装置①上______(写仪器名称)作用类似,能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④中使用了小试管,其优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7)小明同学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根据他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二氧化锰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体积 | |
Ⅰ | 50.0g | 1% | 0.1g | 9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mL |
小明用如图所示方法量取氧气体积,读数前需要冷却至室温后,调整量筒使内外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则读数_______实际值(填< 、 > 、或= )。则测量O2体积应选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装置更合理(填编号)。
【答案】铁架台 长颈漏斗 D G A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BC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b 先将瓶内装满水,然后将气体从a导管通入 澄清石灰水 b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分液漏斗 ③④⑤⑥ 节约药品,起液封的作用,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双氧水浓度越大 > A
【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铁架台,②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D,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可选用F或G,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常用药匙,故选: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A、用弹簧夹封闭右侧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颈部形成稳定的水柱,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不能形成稳定的水柱,故A正确;
B、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下端形成液封,在右侧导管口连接注射器,用力拉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气密性良好,外界大气压将气体压入集气瓶中,故B正确;
C、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下端形成液封,在右侧导管口连接注射器,用力推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气密性良好,集气瓶内气体将水压入长颈漏斗中,故C正确;
D、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捂住锥形瓶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没有气泡,不能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D错误;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5)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时,只要将气体从b通入;该装置也可以代替图中的F装置,操作方法是:先将瓶内装满水,然后将气体从a导管通入;
②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检验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
(6)注射器的作用与分液漏斗的作用相同,通过分析题中各装置的反应原理可知,能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的是①②,能做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③④⑤⑥,④中使用了小试管,其优点的是:节约药品,起液封的作用,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7)从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双氧水浓度越大,分解得越快.小明用图4所示方法量取氧气体积,读数前需要冷却至室温后,调整量筒使内外液面相平,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大于实际值,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量筒口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 A 中,推入 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实验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 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 NaOH;猜想二:含有 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 NaOH、Ca(OH)2。同学们取少量B 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 不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三错误 |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______ | 猜想二正确 |
(3)A、B、C、D 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 ____(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 讨论认为 A、B、C、D 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清洁剂 | |||
功能 | 清除污垢,除异味 |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 漂除衣物污渍 |
有效成分 | HCl | H2O2 | NaClO |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少量“彩漂液”的试管中,加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制备高纯硅和二氧化硅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2019年,我国华为公司推出了5G商用芯片。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硅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C发生了______反应。
(3)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高纯二氧化硅,可利用反应②制备,同时生成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整个工艺流程中,还可以循环利用的另一种物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智能手机屏幕解锁图形如图所示,若数字1、3、4、6、7、8、9分别是铜粉、木炭粉、氧气、水、生石灰、盐酸、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一种气体单质。(“-”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字6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数字1与4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数字7与8代表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
(4)小李同学认为图中解锁图形太简单,于是他在原数字所代表物质及线路不变的基础上,另选两种物质继续将“3-2-5”连接起来。若数字5代表的物质是一种碱溶液,则数字2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5)上述所有反应都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在上述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在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字母)。
(3)一个D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
(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在稀盐酸中加入过量锌粒,图2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的主要离子,则 表示的离子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吸收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图3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现将ag Fe2O3在高温下与足量CO反应,实验结束后测得B中产生6.00g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开始应该先打开弹簧夹①B. 该实验过程中共消耗1.68 g CO
C. 氧化铁质量为3.2gD. 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化学反应:4P+5O2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 ①②⑥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