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PM2.5是造成灰霾大气的“元凶”之一

B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

C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了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PM2.5是造成灰霾大气的“元凶”之一;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这些颗粒;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H2SO4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和NO3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每次只除一种离子。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

步骤一: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

步骤二: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

步骤三: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

1同学们选择的试剂A是 溶液填化学式,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3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食品包装中防腐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和生石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久置的这种防腐剂固体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常温下,铁与氯化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实验结论

取少量久置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 _,一定不含Fe2O3

有同学认为该方案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将久置固体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取剩余固体用足量蒸馏水溶解,过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实验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取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得到黄色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

【反思评价】通过以上实验,仍然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对某些药品,为了更明确性质,可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一闻气味或尝一下药品的味道

B.打碎的玻璃仪器,要用一只专门的废物箱盛装,集满一箱后,送到废品收购站

C.用双氧水制氧气后的废液需要回收,然后集中静置、过滤、晾干,获得的二氧化锰固体可供下次实验使用

D.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可拿回家继续做实验

E.可将废酸液和废碱液互相混合,混合后测其pH约为7,再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F做实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应尽可能多的添加药品以便观察

G做完实验离开实验室前,应关闭水管和电源,将试验台物品整理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分)水下作业时,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

(1)潜水员水下作业时携带“富氧空气”,是因为

(2)装有“富氧空气”的钢瓶外壁喷漆,其目的是

(3)“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能是

A.1:2 B.1:5 C.1:4 D.21:7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实验室有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军测量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操作如下:

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其质量为25.5g,往其中注入一定量上述烧碱溶液,并滴入1滴酚酞溶液后,又称量锥形瓶,质量为37.5g

取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逐滴滴入上述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液。再次称量锥形瓶,质量为51.0g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所取烧碱溶液的质量= g;(注: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2)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 g;

(3)计算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问题讨论:小亮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小军的结果有差异。于是小亮测自己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pH6.2,则小亮的结果比小军的 (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探究之旅。

(1)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方案设计】小亮、小丽、小林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

设计者

方案步骤

方案预估现象

方案

预估结论

小亮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酚酞试液

不变色

恰好完全中和

小丽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恰好完全中和

小林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产

盐酸过量,没有完全中和

【方案评价】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三个方案中, 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

【方案反思】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中任意一个错误的原因

(2)探究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亮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小丽猜想:溶质只有NaCl;

小林猜想:溶质有NaCl、HCl;你的猜想:溶质有 (填化学式)。

小丽认为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小林猜想正确

有蓝色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总是时有发生,毒胶囊事件是指一些企业用皮革废料熬制成的工业明胶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人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高价态铬对人体的毒性非常强,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常见的重铬酸钾(K2Cr2O7)为橙红色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加热时能分解,与有机物接触摩擦,撞击能引起燃烧,与还原剂(如酒精)反应生成三价铬离子(根据这一原理,交警可以现场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往往重金属铬超标”中的“铬”是指_______(填序号);

A.铬金属单质 B.铬元素

(2)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以上描述中,属于K2Cr2O7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任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1《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变”,有人据此说,早在西汉时候公元前,中国已经知到了下面的反应。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分子具有 的性质。

3“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