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5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保日,2015年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行为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骑自行车上下班 B. 减少或禁止使用塑料袋购物

C.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 使用电子书信,禁止纸质书信往来

D 【解析】A、骑自行车上下班,符合“践行绿色生活”主题;B、减少或禁止使用塑料袋购物,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题意;C、尽量避免使用含磷洗衣粉,符合“践行绿色生活”主题;D、使用电子书信,减少纸质信件往来,而不是禁止,不符合“践行绿色生活”主题。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粗盐提纯实验中使用的过滤操作正确的是(图中玻璃棒末端均已轻靠漏斗内三层滤纸处)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过滤操作基本要求是一帖二低三靠。过滤操作正确的是A。B、漏斗下端应靠在烧杯内壁,C、玻璃棒上端应向左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红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由此便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的程度如何呢?

【猜想与假设】小红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

你的不同猜想: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

【收集资料】小红知道,NaOH敞口放置会变质的原因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实验探究】小红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红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第一步: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NaOH溶液部分变质。

第二步:向上述试管中再滴加酚酞溶液

②_________.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第一步”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第二步”实验现象是______。

【实验反思】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全变质 变红 不变色 密封保存 【解析】⑴氢氧化钠变质程度,可能是部分变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也可能是完全变质,只有碳酸钠。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验证并除尽碳酸钠,向上述试管中再滴加酚酞溶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所以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因密闭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 2018年初三模拟考试理化合卷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

猜想Ⅰ:NaOH溶液;

猜想Ⅱ:Na2CO3溶液;

猜想Ⅲ:Na2SO4溶液;猜想Ⅳ:____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Ⅱ正确

【分析与推理】

①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中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 NaCl 或NaNO3或NaHCO3(合理即可) 白色沉淀 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 Na2CO3+BaCl2=2NaCl+BaCO3↓ pH试纸浸入待测液 【解析】【初步判断】根据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分析可知该药品是按照酸碱盐顺序摆放的,由于该试剂瓶左侧是碱类物质右侧是盐类物质,所以该物质的类别应该是碱或者盐类物质,因此可猜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提出猜想】由于该试剂中含有钠元素,则若为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 2018年初三模拟考试理化合卷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除去下列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KNO3

NaCl

热水

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B

KCl

K2CO3

盐酸

加入过量的盐酸,蒸发

C

Cu

Fe2O3

碳粉

与过量的碳粉混合,加热到高温

D

O2

CO

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的方法,正确;B、K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除去盐酸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碳粉过量,会引入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属于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 。

单质 化合反应 2H2+O22H2O(合理即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等(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通过微粒的模型,考查了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A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 (2)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3)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一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与另一种单质的两个分子发生反应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的值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D 【解析】试题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M=(1g+20g+15g+2g)-(29g+8g)=1g;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所以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由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乙、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故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18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8

m

6

11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6

B 【解析】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增多的质量是生成的质量。X反应后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18g-2g=16g,Z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6g=10g,W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1g=5g,5g+10g<16g,所以Y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6g-15g=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一轮复习验收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种以甲醇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 2CH3OH + 3O2 + 4 NaOH===2 Na2CO3 + 6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H2 B. H2O C. CO D. CO2

B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O2+4NaOH=2Na2CO3+6X,可判断反应前后C、H、O、Na四种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 C原子 2 2 H原子 12 0 O原子 12 6 Na原子 4 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6个分子中含6个O原子,12个氢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1个O原子和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