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以下有关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熄来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称量氯化钠固体

AD 【解析】 A、熄灭酒精灯不能吹灭,应用灯帽盖灭,选项错误;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选项正确;C、加热液体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选项正确;D、使用天平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不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 煤 B. 石油 C. 氢气 D. 天然气

C 【解析】 A. 煤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或遗物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是有限的,不可再生,选项错误;B. 石油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或遗物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是有限的,不可再生,选项错误;C. 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水分解可以生成氢气,即氢气可再生,选项正确;D. 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或遗物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是有限的,不可再生,选项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

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用途有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 ⑥ ⑦ ⑧ ⑨ 【解析】 由题意“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④⑤;化学性质有:⑥;用途有:⑦;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⑧;发生的化学变化有: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湿衣晾干 B. 米饭发霉 C. 铅笔折断 D. 冰雪融化

B 【解析】 A、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米饭发霉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铅笔折断过程中,只是铅笔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红和小明分别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硬质玻璃管内装有细铜丝,且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室温下的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

小红的实验很成功,出现的现象是细铜丝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冷却后,密闭容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

小红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注射的目的是________.

小明做实验时,发现连接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的橡皮管被烤焦了,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________.

小明发现自己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答一条即可)________.

红黑20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充分反应硬质玻璃管太短、太细,火焰太大等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解析】 (1)红色的铜丝高温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该反应消耗了氧气约5mL,因而密闭容器内剩余气体约为20mL; (2)实验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注射器便于使注射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与铜丝充分反应; (3)小明做实验时,发现连接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的橡皮管被烤焦可能的原因很多,如:硬质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

A. 试管、集气瓶、带橡皮塞的导管 B. 集气瓶、锥形瓶、带橡皮塞的导管

C. 酒精灯、锥形瓶、集气瓶 D. 集气瓶、量筒、长颈漏斗

A 【解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若用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的方法,发生装置需要装药品的试管、固定试管的铁架台、加热的酒精灯,要收集氧气还需要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需要装药品的试管、固定试管的铁架台,收集则需要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实验室制取氧气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仪器是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山东省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十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镁条导电 B. 粉尘爆炸

C. 金属拉丝 D. 冰雪融化

B 【解析】 A、金属导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C、金属拉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2019届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燃料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  )

A. 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

B. 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业制白糖时脱色

C. 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

D. 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解析】 A、干冰升华吸热,常用作人工降雨,故A叙述正确; B、制糖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故B叙述正确; C、由于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物理性质不同,故C叙述错误; D、由于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也不会溶于水,所以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D叙述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部分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溶解形成溶液时,一定出现放热现象

B. 河水经过静置、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得到纯净的水

C.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 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