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填代号).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D、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
答案:C.
点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一个难点,掌握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通过改变体系内的压强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aCO3、NaOH、Na2CO3
B、BaCl2、NaNO3、CuSO4
C、AgNO3、FeCl2、HCl
D、NaOH、NaCl、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慢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C、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镁难溶于水)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100克10%的蔗糖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加入10克蔗糖
B、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C、蒸发掉50克水
D、加入100克20%的蔗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铝制品通常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用实验验证Fe、Mg、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一种可行方案所需的物质.
(3)在Cu(NO32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工业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几种常用仪器用品,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KMnO4 固体加热制氧气应选用的仪器用品
 
(填序号).
(2)③⑤⑦组合可制备H2、CO2、O2,试写出用此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可选择图1中
 
(填标号,下同)与
 
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加入试剂之前的操作是
 

(3)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
 
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
 
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某研究小组在实验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②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50~70300~550约600
15352750约1800
97.8883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B中反应后的液体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B中气球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3)通过对比A、B中气球体积变化不同,可以说明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