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

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D.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在有200克氧化铁和铁组成的混合物,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152克,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A.88% B.50% C.70% D.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 和CO2 B.用MnO2 鉴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 和CH4 D.用紫色石蕊纸花鉴别水和碳酸饮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空隙 C.吸烟者不停移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①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

②吹灭燃着的蜡烛,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

③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

Ⅰ.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

Ⅱ.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

Ⅲ.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做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Ⅳ.实验三,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静安、青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KNO3和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① 10℃时,NaNO3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② 从表中数据看出KNO3与Na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从KNO3饱和溶液中提取KNO3晶体常采用的方法是

③ 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KNO3,要使其完全溶解,应 (填“升高”或“降低”)溶液温度。

④ 现有80℃的NaNO3饱和溶液250g,要使其析出晶体70g应降温至 ℃;

⑤ KNO3和NaNO3在t℃时的溶解度均为W g/100g水,分析上表可推知,W数值所在的最小范围是 ;现将溶剂质量相同的KNO3和NaNO3的饱和溶液从t1℃降温到t2℃,前者析出的晶体比后者多,则t1、t2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仅0≤t2<t1≤t B.仅t≤t2<t1≤100 C.0≤t2<t1≤100 D.0≤t1<t2≤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某班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能发生反应,若二者可以发生反应贝Ⅱ何时恰好反应。

【设计与实验】

甲组: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几滴石蕊溶液,再向其中倾倒稀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乙组: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几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并且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有些同学认为:甲组实验在操作上存在问题,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有些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仅仅操作存在问题,在试剂的选择上也有不足,用“石蕊"溶液可以达到判断二者是否能发生反应的目的,但无法准确判断二者何时恰好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同学们认为还是乙组的实验同时达到了上述两个目的。

【表达与交流】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乙组整个实验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通过上述讨论交流同学们感觉意犹未尽,于是老师给了相关资料(即:酸和盐、碱和盐的反应关系及条件)并提出要求:“要用盐溶液,对上述结论加以证明”,按照老师的要求甲组同学又重新设计并进行了一个实验,过程如下图。

【现象与结论】同学们在B中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同学们和老师探讨以后认为,该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但还需知道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实验要求过高,比较复杂!

【结论与总结】结合上述三个探究过程的比对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分析,你认为在判断两种物质能否反应并且要清楚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在设计和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和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才既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又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