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表是2008年5月7日温州市部分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日报。从表中可知,该日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监测点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状况 |
南浦 | 57 | 可吸入颗粒物 | II(良) |
将军桥 | 48 | I(优) | |
状元 | 66 | 可吸入颗粒物 | II(良) |
黎明西路 | 63 | 可吸入颗粒物 | II(良) |
A.南浦B.将军桥
C.状元D.黎明西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通常状况下,不能用于鉴别氢气和氧气的方法是( )
A.分别吹肥皂泡
B.分别用带火星木条伸入气体
C.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接触气体
D.分别观察颜色、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8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实验相符合的是 ( )
A.图①是将一定质量的红磷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是水的电解
C.图③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图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编号 | 温度 | 催化剂 | 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 生成1升氧气所需时间/s |
实验Ⅰ | 400℃ | MnO2 | 1:1 | 153 |
实验Ⅱ | 400℃ | MnO2 | 2:1 | 240 |
小芳在实验时,误把氧化铜当作二氧化锰放入加热,结果发现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Ⅰ: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Fe2O3)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
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开始产生气体时的温度(提示:开始产生气体的温度越低,表示反应速度越快)。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氯酸钾 | 580 |
② |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比1︰1) | 350 |
③ | 氯酸钾和氧化铜(质量比1︰1) | 370 |
④ | 氯酸钾和氧化铁(质量比1︰1) | 390 |
【数据和结论】
(1)由实验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3)【反思】 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和是否改变。小林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4)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同学们对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①氢氧化钙和氧气②碳酸钙和氧气你认为猜想(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
(5)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过氧化钙在水中持续、缓慢放出氧气,因此小林认为渔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写出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6)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
(7)【计算】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
①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②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100g过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为;
④该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至少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阿莫西林胶囊为常用抗生素药物,其化学式为C16Hl9N3O5S3H2O,它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__________原子个数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稀盐酸 b.干冰 c.氢气 d.维生素 e.熟石灰
(1)可用作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
(3)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_________;
(4)能除去金属表面锈迹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 实验1 探究燃烧的条件 | 实验2 制取二氧化碳 |
Ⅰ.燃烧匙中放置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装置中盛放80℃的热水(浸没白磷)。 Ⅱ.打开K,从导管口鼓入空气至白磷露出水面,关闭K。 | Ⅰ.燃烧匙中盛有大理石,装置中盛放一定量的稀盐酸(浸没大理石)。 Ⅱ.打开K,收集二氧化碳。 Ⅲ.…… |
(1)实验1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中,能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中,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