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联合装置区发生爆炸,造成严重污染,PX是对二甲苯(p-xylene)的简写,其结构式如图,分子式为C6H4(CH32,它是一种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具有芳香气味,有毒,蒸汽可以和水蒸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请根据所学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二甲苯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4:5(最简比).
(2)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3)2.65g对二甲苯与3.2g甲烷含等质量的碳元素.

分析 (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2)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由对二甲苯的分子结构模型图,1个对二甲苯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8H10
(1)由化学式可知,其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4:5,
(2)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1×10=106,
(3)设与3.2g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需要对二甲苯的质量为x
则:x×$\frac{12×8}{106}$=3.2g×$\frac{12}{12+1×4}$
x=2.65g
故答案为:(1)4:5;(2)106;(3)2.65.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可知猜想Ⅱ(填“Ⅰ”或“Ⅱ”)
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ZnCl2=3Zn+2AlCl3
【交流讨论】
(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D(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银片表面无明显变化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Fe>Cu>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固体KNO3和固体NaCl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小(填“大”、“小”或“相等”)
(2)在60℃时,将60克KNO3溶解于50克水中,形成KNO3溶液的质量是110克.
(3)60℃时,将20克KNO3充分溶于10克水里,所得KNO3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10:11.
(4)20℃时,131g饱和Na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质量为3.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图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验证结论的实验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体积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frac{1}{5}$.装置不变,若将红磷换成细铁丝,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不能,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图2实验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由图3实验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D.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
(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说明蜡烛不能溶于水.蜡烛的密度比水小(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把一根木条梗横穿火焰三部分(如图所示),约1~2秒取出观察. 火焰外焰(填“内焰”、“外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3)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取下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发现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小颗粒.
【收集证据】: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A(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
②吹灭蜡烛,立即把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小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AB,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钢丝作导线B.石墨用作润滑剂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取混合物共28.0g加热到固体不再减少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18.4g,请计算:
(1)共制得氧气9.6g.
(2)计算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锶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对图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填序号)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38
C.元素符号为Sr    D.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2)锶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请你分析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2个.
(3)锶原子核外电子最外层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生成锶离子的符号为S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