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炭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分析 A、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燃烧需要先引燃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木炭燃烧生成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是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引燃的铁丝伸入氧气瓶才能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生成物的色、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化学物质一般都具有固定的分子结构,如图是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示意图.据此解答:
(1)维生素C由3种元素组成、
(2)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4.
(3)列式计算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C.水、铁分别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D.某氧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8,所以每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的“锌”是指锌元素(分子或原子或元素),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是一种抗疟疾药,若14.1g青蒿素燃烧生成33.0g CO2和9.9g H2O,则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5: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活性炭净化水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经过煮沸的方法,一般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浑浊的水变澄清了,变成了纯水
D.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他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滴一滴酚酞试液,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滴加酚酞试液和浓氨水时用到的仪器是药匙
②该实验中滤纸条起过滤作用;
③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④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和棉花上的浓氨水都变红;
⑤若试管放在冰块上,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也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  )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如果实验时要收集该气体,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或排水)法,原因是该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或不易溶于水),该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反思】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蔡认为不可能.小蔡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因为受热后分子会膨胀变大
D.水结成冰密度变小,因为水分子间隙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