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已知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中不包含置换反应
B.D与水反应生成酸,A与水反应生成碱
C.可用水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
D.A、B、E三种物质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分析 根据A、B、C、D、E分别是初中化学中所学常见物质,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E是氢氧化钙,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A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A是氧化钙,B会转化成氧化钙,所以B是碳酸钙,C可以是盐酸,D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D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根据E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E是氢氧化钙,A、B、C、E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C、E与C之间的反应产物完全相同,A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A是氧化钙,B会转化成氧化钙,所以B是碳酸钙,C可以是盐酸,D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会转化成碳酸钙,所以D是二氧化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A、因为B→A为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为分解反应;B与C反应,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为复分解反应;A→E,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为化合反应,故上述五种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中不包含置换反应,正确;
B、因为D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A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正确;
C、因为E是氢氧化钙,A是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用水除去E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故正确;
D、根据分析,A是氧化钙,B是碳酸钙,E是氢氧化钙,故A、B、E三种物质中只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故错误;
故选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铜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数目发生了变化
C.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分子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利用空气生产氮肥的某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步骤Ⅰ发生了分解反应,你认为该分析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不正确.因为该过程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的,为物理变化.
(2)步骤Ⅱ中加入的单质X是H2(写化学式);流程图中涉及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有四种.
(3)完成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4NO+3O2═4HNO3
(4)写出一种常见氮肥的名称硝酸铵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6.A~I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白色沉淀,D为蓝色沉淀,甲为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部分生成物末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2)将溶液G与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E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渣E中一定含有Fe、Cu,滤液F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Zn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化学用语是一种比较简明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2H2
(2)2个铁离子2Fe3+
(3)一种可导致酸雨的氧化物SO2
(4)地壳中按质量计算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班同学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同学们先按图1的方式实验,将盐酸加到碳酸钠粉末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该实验中,大家进行了两次称量,有四个小组得到下列数据:
ABCD
盐酸加入Na2CO3粉末前称量/g85.382.884.886.5
盐酸加入Na2CO3粉末后称量/g85.380.683.287.8
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AD(填序号).进行两次称量的目的是判断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同学们又按照图2的方式实验,当天平平衡后,挤压胶头滴管逐滴滴人盐酸,最终天平的状态是C(填序号).选择这套装置的原因是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A.左盘高   B.右盘高   C.保持平衡
(3)在图2的锥形瓶中添加氢氧化钠的原因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甲: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实验丙: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
他们得到三次实验的数据如表:
 编号 实验甲实验乙 实验丙 
 反应前/g 4.8 112.6 118.4
 反应后/g 8.0 112.4 118.4
(1)在实验甲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了,请解释原因:镁燃烧时,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因此氧化镁的质量大于反应的镁的质量.
(2)由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甲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3.2g,实验乙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3)在上述三个实验中都遵循(填“遵循”或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只有实验丙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因此,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4)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总个数、质量都不变.
(5)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①③④.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6)质量守恒定律这条结论的获得对化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可以定量进行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3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836.337.0 37.3
 硝酸钾 20.945.885.5 110
(1)30℃时,向l00g水中加入45.8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3)从表中数据看,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比更小(填“无法确定”“更大”“更小”).
(4)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1)中所得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AC(填字母).
A.冰      B.浓硫酸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现代农业园,同学们学习到以下知识:
(1)不同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酸碱度不同,几种常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pH如下:
A.土豆(4.8~6.0);B.蚕豆(7~8);C.茄子(6.8~7.3).
其中蚕豆(如图)的生长环境属于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为适应农作物生长,有时需要改良土壤,将酸性土壤改良为碱性,一般用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