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制备气体,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先挤瘪胶头排出空气,后伸入试剂中吸取试剂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气体,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移出水槽
D.检查反应容器的气密性,先用两只手捂住容器的外壁,后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分析 A、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排水法集满气体熄灭酒精灯与撤导气管的操作顺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按住胶头,挤压出空气,再插入被吸液体,故正确.
C、用排水法集满气体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说法错误.
D、检查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容器外壁后将导管插入水中,这样容器内的空气先从导管冒出,会导致装置气密性好,导管口也没有气泡冒出,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我国在宋代就已经开始“湿法炼铜”,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e+CuSO4═FeSO4+Cu,该反应的类型是置换反应;炼出的铜中常混有少量的铁,若要除去铜中的铁:简单的物理方法是用磁铁吸引;简单的化学方法是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填试剂),充分反应后过滤(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水”中含有氧分子
B.“普通水”除去氧气后不再含有氧元素
C.“普通水”中含有氮分子
D.“普通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氮气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
B.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
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需要移动试管,以防受热不均和液体冲出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化学上把H2O、CO2、SO3归为一类物质,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物质是(  )
A.NH3B.Na2SO3C.CaOD.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方案:在集气瓶内放足量红磷,塞紧橡皮塞,用放大镜聚集太阳光来引燃红磷,待红磷火焰熄灭且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如果实验成功,那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产生大量白烟、水倒吸入集气瓶约占$\frac{1}{5}$体积.

②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方案:将足量镁粉点燃后放入钟罩装置进行实验,写出镁粉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燃烧完毕冷却后水几乎占满整个钟罩,已知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请推测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镁不仅和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发生反应.如果将图2中镁粉换成碳粉进行相同实验,则不能 (能或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③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的实验方案:反应容器是由两个针筒和中间的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容器内留有30mL空气.加热等铜丝的温度升高后,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亮红色的铜丝表面覆盖着一层黑色物质(反应方程式:2Cu+O2 $\stackrel{△}{→}$ 2CuO),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前容器内空气体积反应后容器内气体体积
30mLX mL
Ⅰ.反应后容器内气体体积X理论上为24mL.
Ⅱ.如果反应结束后测得容器内气体体积为28mL,假设装置气密性完好,那造成实验有误差的原因可能是铜丝过少 (试举一个即可).
④十八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为了研究空气的组成设计的实验如图4,实验原理是汞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会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当年拉瓦锡在观察到汞表面浮起红色渣滓后,还继续加热了12天才停止实验,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保证把装置内的氧气全部反应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6克药品时,结果发现指针向左偏,接下来怎么样使天平平衡(  )
A.加砝码B.移动游码C.调节平衡螺母D.减少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B.菜刀生锈C.碘受热升华D.红磷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水由H2O构成(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同),氯化镁由Mg2+、Cl- 构成.
(2)“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其中碘的化合价是+5.
(3)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填序号).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③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ABD(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原子个数       C.分子种类     D.分子个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