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
(2)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3)D→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文字叙述与图象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A.等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B.向盐酸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C.常温下向pH=1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
D.向一定量Na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取一块石灰石样品(成分为碳酸钙及20%的不含钙的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研碎后忘记称量而直接煅烧一定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3g,向其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恰好完全反应后共用去500g稀盐酸,则已分解的碳酸钙质量占原样品质量的质量分数为
A. 40% B. 50% C. 60% D. 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Na2CO3)样品(假设只含NaCl杂质)中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原装置内空气的影响)A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在装药品前需组装好如图仪器,并___________。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吸收Na2CO3与酸溶液反应产生CO2 B.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丙中 C.干燥二氧化碳
(4)实验中如果滴加酸溶液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5)B组同学认为A组同学的方案存在问题,即使操作规范,测定结果也会偏低,理由是_____,应该将装置甲中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并在甲的左边连接上图2装置,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_____,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若没有图2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会导致测得结果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6)你认为实验时加入的酸溶液最好是_____(填“稀盐酸”或“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t1℃时,50g水中溶解20gA就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C. t1℃时,等质量的A、B、C三中物质饱和溶液中,A溶液中含溶剂量最少
D. 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到t1℃时,析出的溶质质量A大于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B、C、D、E五种物质,A可以用于洗涤剂生产,E可以做建筑材料,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E,C、D为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表示一种物质经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物质,“-”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有些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些反应关系已省略)请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D__________。
(2)其中两种物质反应可以制取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溶液转化为C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将图中的转化关系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2℃时,分别将50 g的M、N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搅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 ℃时,N固体不能完全溶解
B. t2 ℃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C. M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于N
D. 分别将上述t2 ℃时 M、N的溶液降温到t1 ℃,得到M、N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A. 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 研究分子的运动
C. 研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 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