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周末郊游野炊,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①脆皮鸭肉②白面馒头③蔬菜④植物油⑤矿泉水,以及炊具和其它用品.
(1)上述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①(填序号).
(2)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4)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水将柴火浇灭,该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

分析 (1)根据食物中所含营养素进行解答;
(2)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解答;
(3)根据燃烧需要达到的条件进行分析;
(4)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解答 解:(1)①脆皮鸭肉富含蛋白质,②白面馒头富含淀粉属于糖类,③蔬菜富含维生素,④植物油富含油脂,⑤矿泉水的营养素是水和无机盐;
(2)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3)燃烧需要有可燃物,充足的氧气,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往“灶”里塞满枯枝,导致灶内的氧气不足,不能充分燃烧,所以并产生很多浓烟原因是:氧气量不足,可燃物不能充分燃烧.
(4)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所以用水将柴火浇灭,是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1)②;
(2)有机合成材料;
(3)氧气;
(4)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化学与生活有关的知识,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中考热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何实现化石原料的综合利用,减少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下列关于化石燃料以及使用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是指将固态煤粉碎成气态煤,以使煤燃烧时能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完全燃烧
B.煤的焦化是使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强热使煤分解,因此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在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俗称:酒精),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减少环境污染
D.煤、石油、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要节约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科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想对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粗略测定.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选用了三种试剂:A.蒸馏水  B.锌、铜合金  C.稀硫酸.根据小科的实验思路,请你思考:
(1)在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内应加入B(填写试剂的相应字母标号).
(2)如要测定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能否用上述实验方法,请说明理由:能,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内放入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烧杯中放入稀硫酸,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导出后进入广口瓶,把广口瓶中的水压入量筒中,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再根据氢气的密度可以计算氢气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锌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NaCl04(液)+NH4Cl(液)$\frac{\underline{\;90℃\;}}{\;}$NH4ClO4(液)+NaCl(液)
(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氨气和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1).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填操作名称)干燥.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代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2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 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
步骤3:准确量取40.00mL约0.1mol•L-1H2SO4 溶解于锥形瓶中.
步骤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mL  3mol•L-1NaOH 溶液.
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ml 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酸式滴定管.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1、5、6(填写步骤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硫酸溶液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镁与NH4Cl溶液反应,不仅有一种盐生成,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气体可能是HCl、O2、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HCl,他将气体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该气体中无HCl(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H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2NH3+3CuO═3Cu+N2+3H2O,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酚酞试剂变红,证明有NH3;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黑色铜网逐渐变红,证明有H2
(四)实验反思
(4)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验纯以确保安全.
(5)写出Mg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NH4Cl=MgCl2+2NH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HCl、NaOH、CuSO4、KClB.KCl、AgNO3、HCl、HNO3
C.CuSO4、NaCl、KNO3、BaCl2D.BaCl2、Na2SO4、Na2CO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硫
C.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烟雾
D.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氧气密度=1.3g/L
(1)生成氧气的体积为多少L?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3)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什么?各为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几种常见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