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2Mg+CO2
 点燃 
.
 
2MgO+C反应中,起还原剂作用的是(  )
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去了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还原剂得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反应2Mg+CO2
 点燃 
.
 
2MgO+C可知,在此反应中镁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CO2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故选A.
点评: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往往同时存在,初中阶段一般利用得氧失氧的方法判断,得氧的是还原剂,失氧的是氧化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德州)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  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
CaCO3
CaCO3
,可能含有Ca(OH)2
MgCO3
MgCO3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Ca(OH)2
Ca(OH)2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
吸收鼓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吸收鼓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
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
增大
增大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
MgCO3
MgCO3
(化学式),理由是
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
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置).
以上实验
不能
不能
(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鲜鸡蛋会通过蛋壳表面的微小孔隙进行呼吸作用,同时呼出二氧化碳.将鲜鸡蛋放入石灰水中可以抑制鸡蛋的呼吸作用,从而起到保鲜效果.保鲜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2)制造普通白炽灯泡时装入适量红磷,在灯泡首次点亮时会很快消耗灯泡中残留的少量氧气,防止灯泡烧坏,原因是:
4P+5O2
 点燃 
.
 
2P2O5
4P+5O2
 点燃 
.
 
2P2O5

(3)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由于铝的冶炼十分困难,直到一百多年前才出现铝制品.现代冶炼铝的原理之一是:通电时,氧化铝会分解生成铝和氧气,请你写出这个反应:
2Al2O3
 通电 
.
 
4Al+3O2
2Al2O3
 通电 
.
 
4Al+3O2

(4)军事上常用的照明弹,制造时常加入适量的镁粉,利用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进行照明,这个反应为:
2Mg+O2
 点燃 
.
 
2MgO
2Mg+O2
 点燃 
.
 
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
就此事件回答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可燃物
可燃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
增加氧气的量
增加氧气的量

(3)一些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可以燃烧,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
氧化镁和碳.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
CO2+2Mg
 点燃 
.
 
C+2MgO
CO2+2Mg
 点燃 
.
 
C+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