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对“氯化氢(HC1)气体是否显酸性”进行相关探究,他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
I喷水
II直接放入氯化氢气体中
Ⅲ喷水后放入氯化氢气体中
实验中可观察到:I和II中的小花不变色;Ⅲ中的小花变红色。
(1)由实验可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请你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
(2)小明向实验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
(2)步骤③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的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
①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试剂Y为碱,写出Y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把化学能直接转变为_________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2)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其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__相同。
③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E、F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晒粗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如图是除去粗盐中MgCl2、Na2SO4、CaCl2 等杂质的流程图。
(1)写出操作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操作④的作用是什么_____?
(3)某同学向操作⑥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_____(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探究固体与液体反应是否生成了气体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探究氧气对铁钉生锈的影响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当被蚊虫叮咬时,可在叮咬处涂抹_____减轻痛痒;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应立即_____以灭火;
(3)在远处就能闻到牛肉面的香味,说明分子_____;
(4)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微电脑控制器中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工业上在氮气流中由氧化铝与焦炭在高温条件下制得氮化铝,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