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frac{1}{3}$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溶液变红 | CO2能与石蕊试液变红 |
B | 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白磷燃烧 | 燃烧需要氧参与 |
C | 在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D | 向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两者不发生反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塑料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B、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钡能与硝酸银或硫酸盐溶液等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frac{1}{3}$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塑料瓶内压强减小,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得出CO2能与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参与,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硝酸银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向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但无明显现象,但两者已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Cl、CuSO4、Na2CO3 | B. | Ca(OH)2、HCl、CaCO3 | ||
C. | CaCO3、NaOH、KNO3 | D. | NaCl、Na2SO4、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水能作溶液中的溶剂 | |
B. | 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有水 | |
C. | 自然界中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杀菌后可得到纯净的水 | |
D. | 水可以灭火,主要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甲a、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 B. | 图乙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
C. | 图丙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D. |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8 | 10 | 1 | 25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24 | 2 | 16 |
A. | X=2 | |
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和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 |
C. | 甲和丁是反应物 | |
D. | 该反应中,丙、丁质量比是2: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