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B.将铜片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

分析 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解答 解:A、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时,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锌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将铜片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Cu+2AgNO3=Cu(NO32+2Ag,
                                                                                                                 64                                     216
由反应关系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增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质量不断增加,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而镁比锌活泼,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比锌快,先和稀盐酸完全反应,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减小,而二氧化锰质量不变,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某反应的观示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物中有单质

B. 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 如图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D. 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CO2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②CuO+H2SO4=Cu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向一支装有少量CuO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

(1)图A实验中加入过量稀H2SO4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CuSO4+H2O;
(2)图C实验中加入过量稀H2SO4后,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H2SO4、Na2SO4、CuSO4
(3)如图D,向图C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插入新打磨的铝丝,在铝丝表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有红色固体析出,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铝丝.
甲同学通过观察,认为试管中溶液里的溶质不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为无色;
在甲同学分析基础上,乙同学认为要确定溶液里的溶质成分,只需向其中加入适量的BDE(填序号)即可.
A.酚酞溶液  B.Zn粒  C.稀盐酸  D.Cu(OH)2  E.CaCO3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氨气的水溶液即为氨水,下列条件下的氨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20℃的饱和溶液B.20℃的不饱和溶液C.80℃的饱和溶液D.80℃的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如图是提纯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并还原氧化铁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d→b→e.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
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CO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①化学式:ACa(OH)2
②操作名称:Ⅲ冷却(或降温结晶).
③如果在操作Ⅱ的过程中,溶液B中出现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是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溶液B中析出,形成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对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其方法、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
A.氮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二氧化碳
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
C.食盐和硝酸铵→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硝酸铵
D.黄金和黄铜→通电→不能导电的为黄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
A.小苏打-NaHCO3B.碘酒中溶质-IC.生石灰-CaOD.镁离子-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露天烧烤不仅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烧焦的肉类中还含有致癌物质3,4-苯苯庇,其化学式C20H12,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1,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共含有32 个原子,该物质的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2)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KAL(SO42•12H2O,X相对分子质量为474],回答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A(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明矾中的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7%(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g上述米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是(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