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图说明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反应中甲、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CH4+H2O CO+3H2。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物属于两种化合物,故A正确;B、该图说明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这是化学变化的实质,故B正确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由+1价变为0价,故C正确;D、反应中甲、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6∶6=8∶3,故D错误。 点睛∶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划分,原子的重新组合。置换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科研小组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 克放入烧杯,将140克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记录如表,请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克

35

35

35

35

剩余固体质量/克

8.8

7.6

6.4

6.0

(1)合金中镁与铜的质量比为_____。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3。 14%。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合金中镁与铜的质量比为﹙10g-6.0g﹚∶6.0g=2:3,镁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第一次反应的镁的质量是1.2g。 解∶设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Mg+H2SO4=MgSO4+H2↑ 24 98 1.2g 35g×x = ,x=14%。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密闭容器中有氧气、X、水和二氧化碳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O2

X

H2O

CO2

反应前质量/g

76.0

16.0

4.0

3.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0

40.0

4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中待测的值为5.0

B. 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该反应中O2与CO2 的质量之比为16:11

D. 反应生成的H2O与CO2的质量比为40:47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X+O2→H2O+CO2。A、表中待测的值为76+16-36-44=12,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错误;C、该反应中O2与CO2 的质量之比为﹙76-12﹚∶44=16∶11,故C正确;D、反应生成的H2O与CO2的质量比为36∶44=9∶11,故D错误。 点睛∶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随州市高新区四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段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随州市某初中学校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学完“盐的性质”后进行下图两个实验。

(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作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______;

Ⅱ.Mg(OH)2和BaSO4;Ⅲ. 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请你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猜想Ⅲ成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Ⅱ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

Ba(OH)2+Na2CO3 =2NaOH+BaCO3↓ 镁条表面覆盖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Mg(OH)2 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沉淀全部消失且有气泡产生 2HCl+BaCO3 =BaCl2+H2O+CO2↑ Ba(O H)2过量 甲中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不可能同时剩余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随州市高新区四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段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盐酸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

相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 = 2的稀盐酸,pH值逐渐减小,但不会低于2,故A错误;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B正确;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首先烧碱溶液与盐酸反应,后再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C错误;D、相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考前信息卷(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结合题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

(2)B试管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

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Na2CO3

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讨论与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

(3)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丁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

(4)你认为丁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的物质是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得出了猜想一成立的结论。

碳酸钠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Cl、CaCl2 猜想三 CaCl2、Na2CO3不能在溶液中共存 稀盐酸或稀硫酸 【解析】甲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乙中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说明甲中碳酸钠过量,乙中氯化钙过量;碳酸钠能和稀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考前信息卷(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 NaOH 溶液来吸收。

(1)写出 NaOH 溶液吸收 SO2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 NaOH 溶液及吸收 SO2 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 中“●”表示的微粒符号是_____。

2NaOH+SO2=Na2SO3+H2O Na+ 【解析】(1)NaOH 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SO2=Na2SO3+H2O。(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 NaOH 溶液及吸收 SO2 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 中“●”表示的微粒符号是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Ⅰ.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C或B,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甲酸(HCOOH)溶液滴加到浓硫酸中制CO气体,可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中浓硫酸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稀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绿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该同学对生成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固体的现象产生疑惑。

(查阅资料)

(1).Cu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蓝色固体(Cu(OH)2),在氢氧化钠较少的情况下会生成蓝绿色碱式氯化铜(Cu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

(2).Cu(OH) 2在60℃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100℃分解完全。碱式氯化铜在300℃开始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氯化氢,在400℃分解完全。

(猜想)蓝绿色固体可能是:①Cu(OH)2;②Cux(OH)yClz晶体;③_______。猜想①的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验证)该同学取31.25g蓝绿色固体,加热至100℃出现黑色固体。则猜想 ________不正确。继续加热到400℃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装置中药品足量)。

(实验数据) ①最终得到剩余固体24.00g;

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和低温烘干,得到固体14.35g;

③浓硫酸装置中数据如表。

加热前

100℃

400℃

250.00g

251.80g

253.60g

(得出结论)猜想③成立,且碱式氯化铜中X∶Y:Z = _________。

(拓展延伸)

为使实验中生成蓝色固体,少出现蓝绿色固体,应作_______________改进(选填序号)。

a.实验中将氯化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实验中应提供足量、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应该在80℃的水浴中进行

分液漏斗 AE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2H2O2 2H2O+O2↑ BD HCOOH H2O+CO↑ Cux(OH)yClz与Cu(OH)2的混合物 CuCl2 +2NaOH=Cu(OH)2 ↓+2 NaCl ② 甲 X︰Y:Z= 2︰3:1 a b(少写、多写、错写不给分) 【解析】Ⅰ.(1)仪器①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18届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B. 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C. 丙、乙都是氧化物 D. 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A 【解析】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因此:A、甲的化学式为C2H4、丙的化学式为C2H6O,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正确;B、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错误;C、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的化学式为H2O、丙的化学式为C2H6O,乙是氧化物,丙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