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C.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C、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D、丹桂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B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败      C、蜡烛燃烧       D、酒的酿造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固体药品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滴管用完后清洗放回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验证氧气收集满
B.
收集氢气并检验纯度
C.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比较氧气的含量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通电发光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D.
比较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y杯内液体由无色变成红色
C.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蒸馏水使酚酞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几种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B.蒸馏水C.空气D.矿泉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能构成物质,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只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